问题:我国规定的行政复议前置的有几种情形? 目前我国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前置有: 1、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023年9月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于2024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三条扩宽了复议前置的范围,明文规定了四类特定具体行政行为和一个兜底条款,具体如下: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申请人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再依法向人民法院...
纳税争议案件: 法律依据:根据税收相关法律法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然后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治安管理处罚案件: 这类案件通常涉及对公安机关作出...
复议前置是指在特定情况下,行政争议发生后,相关当事人必须先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而不能未经复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制度。法规1 一、复议前置的法律规定 复议前置的法律依据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如《中华...
以下是一些需要复议前置的情形:1、行政处罚: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满意,需要先申请行政复议,如果复议决定不满意,才能提起行政诉讼。2、行政强制措施:对行政机关采取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满意,也需要先申请行政复议。3、行政许可: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决定不满意,需要先申请行政复议。4、行政确权:对行政机关的行政...
2023年9月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并于2024年1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三条扩宽了复议前置的范围,明文规定了四类特定具体行政行为和一个兜底条款,具体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政复议前置,是指将申请行政复议作为提起行政诉讼的条件,即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复议前置由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共同规定,其主要特点是以“当事人自由选择为原则、行政复议前置为例外”,行政复议前置的具体...
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关于行政审判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会议纪要》第11条规定:复议前置案件中,复议机关不予受理或者逾期不作出复议决定的,当事人只能对复议机关的不受理行为或不履行行政复议法定职责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直接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不符合法定起诉条件,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立案。最高院认为,公民、法人...
对前款规定的情形,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应当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一、什么是复议前置? 行政复议前置是指当事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在寻求法律救济时,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该案件经过复议后,对复议决定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果...
🌿 行政复议前置,共六种重要情形, 🌱 自然资源权属争,已判他人手中握。 💼 涉税行政征收,但有例外:处罚、强制、反倾税, 🚫 直接起诉无需复议。 🛡️ 反垄断案件,复议前置是必行。 👮♂️ 现场处罚不服,复议前置来帮忙。 🏛️ 行政机关不作为,复议前置来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