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首批6位“相辉学者”,相辉研究院将面向海内外招聘“相辉学者”,重点引进最近5年取得系统性、有国际影响力的基础研究重大成果,能够提出广泛认知、原创性、挑战性的关键科学问题的顶尖科学家、青年杰出人才,并与复旦大学相关院系一起探索建立杰出人才聘请新机制,建立健全优秀青年人才发掘聚集机制。5至10年不考核...
据悉,相辉研究院今年还将新增8位相辉青年学者,其中,最年轻的学者杨莹今年仅29岁,已在应用数学顶刊上发表4篇论文。而新学期,还将另有4位顶尖科学家全职加入。从“人才跟着资源走”到“资源跟着人才走”就在不久前,复旦大学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的两位研究员——周鹏和刘春森,带领团队在纳秒编程闪存的大...
在通识专项中,“相辉青年学者”将着重加强AI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对接新质生产力,学校正打造一批本研贯通的“AI大课”,学生可根据专业特色和需求,选择不同层次的AI课程,将AI能力融入到专业培养中。在专业进阶阶段,学校为“相辉计划”设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和集成电路、AI等新兴交叉学科的硬核课程组成核心“课...
除了首批6位“相辉学者”外,相辉研究院将面向海内外招聘“相辉学者”,重点引进最近5年取得系统性、有国际影响力的基础研究重大成果,能够提出广泛认知、原创性、挑战性的关键科学问题的顶尖科学家、青年杰出人才。与相关院系一起探索建立主动引才、大师荐...
同为首批相辉学者的徐彦辉则透露,他在和几位青年科学家交流中,感受到大家共性的焦虑,最主要就是科研资源的获取方式和投入,选题的风险性和可行性,以及如何进入到科研成果和科研资源的正循环、如何在满足考核的基本要求和开展长期风险性课题之间进行平衡。“这些问题不仅是科研工作者个人每天都在面对的,也是科技创新...
聚焦基础研究,创新人才聘请机制,部分研究提供10年以上长周期支持……11月7日,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赵东元受聘为相辉研究院首任院长,首批6位复旦科学家受聘“相辉学者”,包括物理学系教授张远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鲁伯埙、上海数学中心教授沈维孝、附属肿瘤医院研究员...
今天(4月10日)下午,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战略科学家委员会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受聘为相辉研究院战略科学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院长赵东元受聘为副主任。九位科学家受聘为战略科学家委员会委员,他们是(按姓氏笔画排序):复旦大学马兰院士、马余刚院士,杜克大学王小凡...
除了首批6位“相辉学者”外,相辉研究院将面向海内外招聘“相辉学者”,重点引进最近5年取得系统性、有国际影响力的基础研究重大成果,能够提出广泛认知、原创性、挑战性的关键科学问题的顶尖科学家、青年杰出人才。与相关院系一起探索建立主动引才、大师荐才、上门聘才的杰出人才聘请新机制,建立健全优秀青年人才发掘聚集...
无独有偶。就在不久之前,沪上另一所知名学府——复旦大学也推出了“相辉计划”。两校在为基础研究开辟“特区”时,有一些值得关注的共同特点。比如,支持的是人,而不是项目;稳定支持至少10年,不设常规考评,且均面向全球青年科学家开放。不少学者认为,这些举措和制度设计不仅仅是对科研的“投资”,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