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是复旦大学二级研究机构,成立于2020年1月,位于复旦大学江湾校区,研究方向包括后摩尔电子器件、新型存储技术及应用、新型计算技术及系统与异质集成技术方向,拥有刘明院士、刘琦教授、周鹏教授等专家,配置6500平米办公与实验空间及芯片与系统公共...
复旦大学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于2020年1月正式成立,是复旦大学整合相关优势学科,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筹建的校级跨学科实体研究机构。 研究院有着广泛的研究领域与方向,包括后摩尔器件、新型存储器及应用、新型计算架构与系统、智能感知芯片与系统、三维异质集成技术、芯片检测方法与装备等。从更详细的研究范畴来...
周鹏,复旦学士、博士出身,主要研究方向新型二维层状半导体电子器件与特性研究和下一代CMOS兼容非易失存储器。目的。芯片研究院对接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国际一流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推动我国芯片产业的自主发展。配置。研究院配置6500平米办公与实验空间、芯片与系统公共技术平台(含千...
1.院系简介:复旦大学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于2020年1月正式成立,是复旦大学整合相关优势学科,面向...
刘琦,男,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研究方向为新型存储器及应用、神经形态器件及类脑计算和存算一体芯片及系统应用。荣誉奖项 刘琦,2014年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5年获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201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8...
2021年,转入复旦大学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面向AI芯片的算法-电路-架构协同设计、感存算一体电路与架构、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及开源EDA方法,Chiplet异质异构集成。以第一、通信作者发表多篇集成电路设计领域论文,包括DAC、ESSCIRC、ASP-DAC、ISCAS、GLSVLSI、MWSCAS、...
2022年10月至今,复旦大学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 2020年7月-2022年9月,复旦大学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博士后,上海市超博 2015年9月-2020年6月,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硕博连读,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2018年9月-2019年10月,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安姆斯特分校,访学博士 主要从事基于忆阻器的类脑计算及系...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 12月3日于北京颁奖 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 刘琦教授 荣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祝贺刘琦老师! 存储是信息处理的核心基础,刘琦专注于新型存储器研究近20年。他建立了创新的实验方法,在纳米尺度下揭示了阻变微观机制,发现了存储性能调控规律,并提出了掺杂改性等调控策略,为构建高性能阻变...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 12月3日于北京颁奖 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 刘琦教授 荣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祝贺刘琦老师! 存储是信息处理的核心基础,刘琦专注于新型存储器研究近20年。他建立了创新的实验方法,在纳米尺度下揭示了阻变微观机制,发现了存储性能调控规律,并提出了掺杂改性等调控策略,为构建高性能阻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