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林秋宁/蒋欣泉/朱麟勇等《AM》:非自由基光交联实现秒级构建弹性水凝胶,在口腔创面原位“贴膜”治疗口腔黏膜疾病 复旦李卓/黄霞芸 AFM:基于双亲性嵌段共聚物刷的新型粘合偶联剂 复旦李卓课题组 JMCA:一种具有超快自修复能力、优异自粘...
该研究近日以题为“High-density, highly sensitive sensor array of spiky carbon nanospheres for strain field mapping”的研究论文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武利民教授、李卓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博士后梅述钘和直...
教育和工作经历 2003-2007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系 学士 2007-2009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生物系统工程系 硕士 2009-2014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博士 2014-2015 美国Celanese公司 科技创新管理培训生 2015-2016 中国石油休斯顿技术研究中心 高分子材料工程师 2016-2018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青年副研究员 2018-至今...
公司名称: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 联系方式:zhuo_li@fudan.edu.cn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李卓课题组主要从事柔性...
赞 分享 科研之友微信新浪微博Facebook分享链接 李卓 复旦大学, 青年研究员 / 科研之友号:96886778 科研之友人员唯一编号 1 项目 108 成果 1247 阅读 10 下载 2802 被引 25 H-指数 主页 成果 相关人员 更多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吴豪教授团队联合复旦大学李卓研究员,基于负泊松比超材料结构开发出高性能柔性电子皮肤。该传感器在40%压缩应变到80%拉伸应变区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并且与没有超材料结构的传感器相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在该传感器的基础上,研究团队还提出一种实时检测机器人不稳定抓握状态的通用方法。该方法借助相...
李卓博士,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青年研究员,现因项目需要招聘高分子背景的科研助理1-2名。【研究方向】柔...
华中科技大学吴豪教授团队与复旦大学李卓研究员团队在表皮电极器件与系统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开发了基于石墨烯与导电复合材料的柔性电极材料,制备的表皮电极应用于人体健康监测与意图识别(Carbon, 2020,164, 160-170;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9,11, 8567-8575)。近日,研究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
近期,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李卓教授与高分子科学系黄霞芸副教授合作提出了一种基于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刷的新型粘合偶联剂,并成功将其应用在硅胶和金属的粘合上。共聚物中的亲水段可与金属表面形成多位点相互作用,均匀而稳定地粘附在金属表面,而疏水段则可以穿透并缠绕在硅树脂网络上,并进一步形成微相分离的区域。当在界面处...
为了解决纳米厚度介电层机械易损和量子隧穿的问题,复旦大学李卓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炭黑/硅橡胶复合材料(CB/SR)和铝箔的高UAC界面。铝表面的天然氧化层被用作纳米尺度的超薄介电层,而CB/SR复合材料和铝分别作为上下电极。该研究利用具有半导体特性的CB与铝之间的肖特基效应有效抑制了Al2O3界面的隧穿电流,从而在超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