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魏明德教授为观众介绍绘画创作历程。这幅作品是魏明德以潜意识(unconscious)为主所作,画面中间描绘了一个人躺在一位女子腿上阖目休息;右边画了一只花瓶,里面插的花只有根茎没有花朵;左上角画了一幅画,里面正是本幅画场景的复刻,形成了一幅“画中画”场景。《在静与忧之间》魏明德表示,这幅画想要表现...
央广网上海4月11日消息(记者韩晓余)4月10日,复旦大学文化校历“哲学学科周”系列活动中法文化年特别展览——笨笃(魏明德)画展“浩海无碑林”在复旦大学200号楼开展。 笨笃(魏明德)画展“浩海无碑林”在复旦大学200号楼开展(央广网记者 韩晓余 摄) “如果说展出画作有什么特点的话,我会说它描绘的是自我的多样性...
魏明德表示,这幅画想要表现的是“从内到内再到内”,体现不断深入内在世界。这幅画的意境与《道德经》第六章中“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相呼应,观众看到的是死亡还是生命,是光还是暗,画家想用这幅画体现来源的奥秘,玄之又玄,道不清楚,魏明德希望每个观众欣赏画作时都会...
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一场艺术特展在复旦大学开展——笨笃(魏明德)画展“浩海无碑林”。走进复旦大学邯郸校区200号楼,在这座颇具中式风韵的小楼里,展出了六十余件哲学学院法国籍教授魏明德的艺术作品。画展将持续至4月25日。 笨笃(魏明德)画展“浩海无碑林” ...
2024 年夏天,我们在上海见到了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魏明德。这位法籍学者不仅精通多国语言,还对中国古典哲学颇有研究。老子、孟子、庄子、淮南子、韩非子、管子,均有涉猎,“学文言文对我来讲是一种快乐。”魏明德为何“痴迷”中国古典哲学?他与中国又有着怎样的深厚渊源?#名人面对面# 对话魏明德,周日晚20:30,凤凰...
4月10日,复旦大学文化校历“哲学学科周”系列活动中法文化年特别展览——笨笃(魏明德)画展“浩海无碑林”在复旦大学开展。此次展览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魏明德教授所创作的六十余件作品构成,呈现了法国哲思与中国水墨的相互碰撞。魏明德在展览上介绍自己创作的作品。“如果说展出画作有什么特点的话,我会说它描绘的是...
魏明德 教授 魏明德(Benoît Vermander),生于1960年,法国国籍。在巴黎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后,先后于巴黎和台湾学习中文。担任台北利氏学社社长时期,展开的个人研究包括:凉山彝族的社会与宗教变迁;全球化进程的精神及文化影响。2009年至今,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工作,担任教授...
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一场艺术特展在复旦大学开展——笨笃(魏明德)画展“浩海无碑林”。走进复旦大学邯郸校区200号楼,在这座颇具中式风韵的小楼里,展出了六十余件哲学学院法国籍教授魏明德的艺术作品。画展将持续至4月25日。 笨笃(魏明德)画展“浩海无碑林” ...
除了作为一名深居简出的学者,魏明德也是一位积极的文化交流推动者。他主导的“笨笃中法艺术交流工作室”,旨在推进中国和法国青年艺术家和学者在艺术与学术间的交流与互动 ,努力为中法高校间的艺术合作搭建平台。 此次展览由六十余件作品构成,分属于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