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工作经历 1990-1995 复旦大学 材料化学 学士 1995-1998 复旦大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硕士 1998-2001 复旦大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博士 2001-2003 复旦大学 讲师 2003-2009 复旦大学 副教授 2010-至今 复旦大学 教授 主要荣誉与奖励教育部技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完成人,2014)上海市曙光学者(2012)教育部技进步...
近期,复旦大学杨武利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微流控流动聚焦装置,用于制备和优化载有艾塞那肽(Exenatide)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和优化工艺参数,显著提高了药物的负载能力和缓释性能,同时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升,达到每小时2克的生产速率。这项研究为肽类药物的缓释提供了新的方法,相关成果以...
联系邮箱:wlyang@fudan.edu.cn 联系电话:86-21-31242385 合作导师简介 杨武利,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副系主任,教授,博导,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PI,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青年科技启明星(跟踪)”,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
受此启发,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杨武利课题组在前期工作 (Biomaterials, 2017, 143, 29)的基础上,将红细胞(RBC)膜与乳腺癌细胞(MCF-7)膜融合,制备了红细胞-癌细胞杂化膜包衣的黑色素纳米粒子(Melanin@RBC-M),进一步增强肿瘤的光热治疗(如图1所示)。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杨武利教授课题组与药学院沈顺博士、沙先谊副教授合作,近来在磁性纳米粒子的光热治疗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相继在Biomaterials (2015, 39, 67; 2016, 92, 13),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5, 7, 15876), Part. Part. Syst. Charact. (2016, 33, 332)和Adv. Healthcare ...
复旦大学杨武利教授课题组与药学院庞志清副研究员、肿瘤医院王胜博士合作,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惊奇,他们从墨鱼汁中提取出天然的黑色素纳米颗粒,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用于肿瘤的增强光热治疗。
近日,复旦大学彭海豹、杨武利等在《Bioactive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Defect Self-Assembly of Metal-OrganicFrameworkTriggersFerroptosis toOvercomeResistance”的文章。利用MOF缺陷结构的思想,将铁死亡药物(土槿皮乙酸PAB)构建到缺陷结构中,...
杨武利教授课题组发展了一种血小板膜包衣的磁性纳米粒子诱导铁死亡联合PD-1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的新策略,并对血小板膜包衣的磁性纳米粒子诱导铁死亡及铁死亡增强免疫反应的通路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揭示了血小板膜包衣的磁性纳米粒子促进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复极化的重要作用(如图1所示)。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杨武利教授课题组与药学院沈顺博士、沙先谊副教授合作,近来在磁性纳米粒子的光热治疗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相继在Biomaterials (2015, 39, 67; 2016, 92, 13),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5, 7, 15876), Part. Part. Syst. Charact. (2016, 33, 332)和Adv. Healthc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