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的壮族药农农启尚10日一早,用车载着岩黄连、百部、鸡血藤等中草药来到广西靖西市区“赶圩”,摆摊出售自采的道地药材。当天,靖西壮族端午药市“火爆”登场,来自中国及越南的药商、药农纷纷前来赶集,再现百草集市川流不息场景。“这些中草药都是我从山上采回的,它们有着独特的药用价值和功效。”农启尚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壮族药资源调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60年代,广西壮族自治区就开展了中草药(含民族药)资源调查。并取得了许多成果。196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政治工作组卫生小组通过调查整理,编著了《广西民间常用中草药手册》第1...
壮医壮药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祖国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远古时期便萌发了壮医壮药,居住在广西地区的壮族先民们,为了生存和繁衍,便积累了与疾病做斗争的一些有效方法和药物。壮族地区也曾流传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到秦汉时期壮药种类已相当丰富,有植物药、...
除此之外,壮族人还使用龙胆草、黄药子等植物来治疗不同的疾病。这些植物在壮族古老的传统医药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二、动物药物 除了植物药物外,壮族传统医药还使用动物药物。壮族人相信某些动物的器官和部位具有治疗和保健的功效。他们使用动物的骨骼、皮肤、肌肉、内脏等部分来制作药物。例如,壮族人民相信熊胆可以...
壮族植物药歌诀 风尾草,腹泻、肝炎少不了。三叉苦,解毒消炎有好处。有了千里光,不怕身生疮。射干煎成汤,咽痛、肝炎是良方。南板蓝根,病毒疾患可治本。草鞋根又叫地胆草,清热解毒少不了。救必应,消炎止痛用之灵。淡竹叶,利尿消炎又退热。马鞭草,淤血消炎用了好。律草和竹林标,发热炎症均可消。大叶桉,外用消毒最...
壮族医药学-用药习惯: 壮药属于发展中的民族药,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基本上处于民族药和民间药交融的状态。壮族居住区地处岭南亚热带地区,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壮族人早有喜食蛇、鼠、山禽等野生动物的习俗,因此动物药应用较为普遍,民间历来有“扶正补虚、必配用血肉之品”的用药经验。因此壮药中动物药占有相...
壮药的一大特点是解毒功能强大,可解蛇毒、虫毒、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各类毒害。广西著名的蛇药即是壮药的一大贡献。壮医基于“一物降一物”的原则,认为有相应解毒药可治病,毒药在一定量内亦能治疗,强调“以毒攻毒”。明代医家张景岳也阐述过药治病因毒为能,气味偏颇的药可以去人之邪气。壮族...
目前,广西的中成药产业已初具规模,如正骨水、云香精、中华跌打丸、金鸡冲服剂、鸡骨草丸、炎见宁、三金片、百年乐、大力神等,都是在壮医验方秘方或其他民间单方、秘方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 壮医的特色疗法主要有目诊、壮族药竹筒拔罐、竹筒梅花针刺法等。
本文将探讨壮族传统医药与中医文化之间的联系以及其对壮族人民的重要性。 一、壮族传统医药的起源与特点 壮族传统医药源远流长,起源于远古时代,是壮族人民长期实践和总结的宝贵经验。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植物药物的应用:壮族人民长期以来依靠自然环境采集各种草药和植物,研制出许多具有疗效的草药。例如,...
清代《柳城具志》指出:当地患病者服药,不尽限于仲景叔和,间有用一二味草药奇验者。其他针灸之术,以妇人尤为擅长”。著名的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其主要传人就是清末民初的柳江女壮医楷蕈氏。一些壮族地区如靖西、忻城、贵县、隆林等还自发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民族药市,促进了壮医药的学术交流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