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式碗的直口、深腹和底足宽大的设计使其具有稳重而大方的视觉效果,当碗腹略浅时称为“罗汉碗”。演变历程 墩式碗自洪武时期开始流行,造型上经历从腹浅重心下沉到腹深圈足较大的变化。明早期,碗腹较浅,重心下沉,给人一种稳重之感。随着明中后期的到来,碗腹与圈足逐渐加深,而成化时期的底足直径则相对...
🏆 墩式碗在不同朝代的表现 不同朝代的墩式碗也有不同的特点。明成化时期的墩式碗以斗彩瓷器最为知名,青花瓷器则开创了新的美学风范。清朝乾隆时期的墩式碗上绘有“三多纹”,寓意多寿、多福、多子,采用平涂、渲染等技法,果实饱满,枝叶富有写实感。这些碗不仅在当时被视为珍宝,现在也是我们研究和欣赏的艺术品...
传 统 茶 杯 器 型 盘 点 (六)墩 式 碗 图丨八和宋風古系列韻之鵬程萬裏杯直口,深腹,碗壁较直,下承圈足,造型呈墩式, 仪态敦实端庄,底足大,器壁墩厚,重心偏下,稳重大方,气息古拙浑厚。图丨明永乐龙泉窑青釉刻花四季花果纹碗墩式碗胎体厚重,通体施青釉。内外壁均以暗刻花果纹为饰,内...
明早期龙泉窑的瓷器因其历史悠久、工艺精湛、造型独特而备受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喜爱。这件刻花墩式碗不仅是一个美丽的艺术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随着艺术市场的不断发展,龙泉窑的瓷器逐渐成为藏家眼中的“香饽饽”。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使得这件作品在未来的收藏市场中可能会具有更高的升值潜力。六、结...
墩式碗瓷器器形流行于明清两代,器壁敦厚、碗的重心偏下,因体呈墩式故而得名敦实碗,器形看着厚重,但是整体感觉厚重而美观。样子收藏分享一些明清两代精美的墩式碗。墩式碗器形 墩式碗器形为广口,直口深深腹,下腹丰满,圈足平齐。是瓷器器形中比较经典的一种造型。墩式碗瓷器鉴赏 明正德 青花番莲纹墩...
🔍探秘清晚期狮子绣球墩式碗,这款碗的魅力在于其精美的工艺与深厚的文化内涵。🎨碗盖与外壁以狮子滚绣球为题材,寓意着好事在后头,为使用者带来好运与希望。🏺碗盖和底部均刻有“锦堂福记”款识,彰显其独特的身份与价值。💎器型规整,釉质莹洁,青花发色浓艳亮丽,每一处都透露出古典美的韵味。📏尺寸为直径...
1411 1412 1413 1414 1415 1416 1417 1418 1419 1420 1421 1422 1423 1424 1425 1426 1427 1428 1429 1430 1431 1432 1433 1434 1435 1436 1437 1438 1439 1440 1441 1442 1443 1444 1445 1446 1447 1448 1449 1450 1451 1452 1453 1454 1455 1456 ...
这款大花口墩式碗,直径34.4厘米,高度14厘米,足径18.3厘米。其口微撇,深弧腹,整体造型工整而富有力量感,恰如其分地展现了明代瓷器的优雅与厚重。碗的深弧腹设计,使得其不仅在欣赏上富有层次感,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其实用性,非常适合盛放各类美食。碗的圈足设计简洁而不失稳重,足部呈现平切后修成八字...
4876 4877 4878 4879 4880 4881 4882 4883 4884 4885 4886 4887 4888 4889 4890 4891 4892 4893 4894 4895 4896 4897 4898 4899 4900 4901 4902 4903 4904 4905 4906 4907 4908 4909 4910 4911 4912 4913 4914 4915 4916 4917 4918 4919 4920 4921 ...
宿州窑墩式碗本身并无毒性,但如果是仿制的宿州窑墩式碗,特别是劣质仿瓷碗,则可能对人体有害。 优质的仿瓷碗,学名为密胺餐具,是由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制成的,这种材料在正常使用温度下是安全的。然而,一些劣质的仿瓷碗可能会使用脲醛树脂等有毒材料制作,这些材料在高温、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可能会释放出甲醛等有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