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以为,“墨花墨禽”这个称谓最能体现这一花鸟画独特形态的艺术风貌和审美特质。墨花墨禽肇始于唐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既是唐代水墨画风理论成熟的产物,也是中国传统笔法和墨法在唐代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更有赖于唐代诸多墨花墨禽画家的艺术实践。一、墨花墨禽基本理论的成熟 墨花墨禽并非简单的艺术表现形式,...
总而言之,墨花墨禽随着水墨画风理论和基本技法的成熟在唐代开始形成,并出现了多位能娴熟运用墨花墨禽技艺进行创作的画家。虽然墨花墨禽没有成为唐代花鸟画的主要形态,但它使基调工整艳丽的唐代花鸟画坛有了些许清新淡雅的文人意韵。
王渊将赋色妍美转为水墨清淡,通过墨色的微妙变化创作出较之“随类赋彩”更耐人寻味的艺术作品。 二、将元代墨花墨禽真正推向全盛阶段。王渊在赵孟頫等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创作出大量超然世外、独具艺术特色的墨花墨禽作品,成功的将花鸟画从以五彩为贵变而向水墨至上的方向发展,将元代墨花墨禽推向全盛阶段,为中国...
在“墨花墨禽”出现之前,不满南宋院体末流画风的文人画家,曾对院体进行改革和尝试。这种尝试与后来的“墨花墨禽”相关,如赵孟的《幽篁戴胜图》,他将文人画思想与院体工笔风格融合在花鸟画中。在色彩意识上去除浮艳而主张淡雅、水墨为主。 以淡彩配合水墨的表现在刻画上强调笔墨的韵味,弱化物体的自然结构,突出笔线...
“墨花墨禽”与“院体花鸟”都是对特定时期出现的、特殊绘画风格约定成俗的命名。随着院体花鸟画的衰败,随之兴盛的是“墨花墨禽”。“墨花墨禽”样式的出现,成为了元代花鸟画坛令人瞩目的新样式。也可以认为“墨花墨禽”是对宋代院体花鸟画的改革,或者是对“院体花鸟画”的发展或延续。 总之崭新的画风迎来了洗...
墨花墨禽---读赵少俨《墨花集》有感 ——陈履生 中国花鸟画是世界绘画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的独特性在于,中国的画家赋予了花花鸟鸟以文化的精神,其中有人的品格和审美的情境,有画家的寄寓和情感的抒发。它表现了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又连接了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一脉相承的中国花鸟画的历史发展,代有...
赵少俨谙熟画史脉络,自然知晓宋元是中国花鸟画的高峰,于是他以宋元为宗,上溯下延,以十多万字的博士论文考察了自纤秾绮丽的北宋院体画至典雅含蓄的元代的“墨花墨禽”,再到清奇飘逸的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历程,建构其专属于他的花鸟画史的传统谱系。 正是基于对花鸟画史谱系的雄强把握,赵少俨选择以“墨花墨禽...
1975年生于山东青州,先后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硕士学位。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墨花集》三卷,《写生集》三卷,《墨花墨禽-画谱》九卷 备注: 看了赵少俨的一些作品,首先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年轻画家,能够认准传统的目标坚持不懈地探索,实属不易。在今天这样一个商业化时代,很多画家的心态都浮...
【国画天地】赵少俨|墨花墨禽,饱含诗意 墨花墨禽,注重的是客观的再现,笔墨是服务于形象的塑造的,主观的情感是寄寓于客观的再现的,形象是服务于笔墨的书写的,主观的情感是凌驾于客观的再现的,畅神写意是画家创作的基本依据,“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
"墨花墨禽”一词最早出现于元代汤厘的《古今画鉴》,指用水墨之法所绘的花鸟画。"墨花墨禽”以水墨代五彩,得画面清新雅致之趣,能仅用墨色表达作品意境与自我情趣。其在唐宋时期初露端倪,到元代逐步成熟,成为典型的花鸟画样式,并影响了明清水墨花鸟画的发展,成为花鸟画史中一种极具特色的绘画风格。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