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爱”是指一方对另一方的付出,包含平等、博爱与相互友爱的意思。墨子讲的“兼爱”的意思是完全的博爱,对待别人也要如同对待自己,爱护别人像爱护自己一样,如文中所言“视父兄与君若其身……视弟子与臣若其身……视人之室若其室……视人身若其身……”大家彼此之间都相亲相爱,不受等级地位、家族地域的限制...
为了解决这些混乱的情况,墨子提出“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即假使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国家与国家之间互相不在攻伐,家族与家族之间不在侵害,没有了强盗与贼寇,君臣父子之间都能孝敬慈爱,像这样,天下就治理好了。所以提出了“兼爱”的思想。
兼爱与非攻这两个思想在墨子的哲学体系中是相辅相成的。兼爱为非攻提供了伦理基础,而非攻则是兼爱的实践体现。墨子认为,只有当人们在心灵深处真正实现了对他人的关爱,才能在行动上选择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争端。墨子的兼爱思想强调爱与关怀,而非攻思想则强调理性与智慧。两者结合,形成了墨子对待社会问题的全面视角。在...
站在当今社会,重新解释墨子的伦理思想,能够发现其与儒家思想互补的作用。 (墨子) 与儒家思想比较,墨子主张“兼爱”,儒家主张差等之爱。“兼爱”主张对天下人给予广泛而平等的爱,差等之爱以血缘亲情为中心,主张“贵贱有等、亲疏有别”的爱。由此可见,墨子的“兼爱”更为博大,而儒家思想则略显偏私和狭隘。在义、...
因此,“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力求使自利与互利两不偏废,在这种爱意融融的相互义务性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墨子的这种兼爱思想是一种达致和谐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有其不可抹煞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如果了解了墨学兼爱思想,爱无等差,施由亲始,先近后远,有余财则勉以分人的道理,把饭分给路人一些就是兼爱。如果不分,就不是兼爱。所以用这样一个假设,并不能证明兼爱思想是错的,相反,证明的是对兼爱思想的理解完全错误。 关于于墨家批判儒家爱有等差的思想,最早见于墨学《耕柱》篇里:巫马子谓子墨子曰:“我...
答:①墨子主张“交相利” ,以利益交换为基础 ②墨子强调无差别的、平等的爱 墨家的"兼爱"思想,它要求人们平等互爱,也互相援助,突出了互利互助的精神;如鉴借墨家的"尚贤"思想,这"贤"主要是指有道德、有学识的人才,这一道德价值取向,对于激励人们加强自我修身、力争成为贤者有积极作用;如鉴借墨家的"节俭"思想,...
春秋战国这历史大变革当中,思想家们面对如何稳定社会的秩序,重建社会的伦理原则,提出了不同的思想主张。孔子的“仁”,老子的“无为”。而墨子创造了其独有的十大思想主张,其中“兼爱”是其思想的精华,墨子关注平民生计,心怀天下平等互爱的民粹思想对今天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会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一,“兼爱...
兼爱,指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春秋、战国之际,墨子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墨子针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墨子》中有《兼爱》三篇,阐述其主张。《荀子·成相》亦有:“尧让贤,以为民,氾利兼爱德施均。”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仲尼兼爱,不羞执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