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河北省最北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塞罕坝林场,经过三代务林人的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由“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茫茫荒漠,变成世界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并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塞罕坝林场第一代创业者、“六女上坝”主人公之一的陈彦娴老人,亲历了塞罕坝的沧桑巨变。建场...
塞罕坝林场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曾经是茫茫荒漠。上世纪60年代林场成立,来自18个省份的127名大中专生与原有3个林场的242名干部职工在此接续奋斗。目前,塞罕坝的森林面积达115万亩,是世界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并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根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估算,塞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塞罕坝人在林场显著的位置,立起一块块标语牌,誓言要把嘱托牢记在心。 “生命与绿色拥抱,人类与自然共存。”“人人爱护环境,环境呵护人人。”“人类靠环境生存,环境靠人类保护。”“保护环境是责任,爱护环境是美德。”“用汗水美化青山,用...
塞罕坝林场位于河北承德市围场县北部,自1962年开始建设,经过一代代塞罕坝人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建成中国北方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1)塞罕坝曾经是千里松林,但由于过度开垦
1962年,来自全国各地的127名农林专业大中专毕业生,奔赴塞罕坝。他们和当地的242名干部职工一起,组成了369人的创业队伍。植树造林的大幕开启,塞罕坝机械林场组建。一纸调令,时任承德地区农业局局长的王尚海成为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这个在抗战时期当过游击队长的老战士二话没说,带着行李即刻奔赴新的“战场”。...
如今的塞罕坝 不仅有一百一十多万亩的林海 还有六百多种植物 一百多种动物在这里生活 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一代代务林人艰苦奋斗 无私奉献的青春与汗水 誓将荒原变林海 变化,始于1962年 这一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 一支369人的创业队伍 毅然走上塞北高原 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创业队伍 上坝后迅速...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乔娅 通讯员 姚伟强 王虹敏)记者从4月16日召开的推进塞罕坝机械林场“二次创业”第一次联席会上获悉,2024年是三年行动开局之年,河北省将围绕七大行动,以实施基础设施提升、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等重点项目为抓手,细化任务目标,落实工作举措,全年重点抓好22项工作。塞罕坝精神培根铸魂...
塞罕坝的造林运动 正是在这样的艰难困境中,一股绿色的希望之火悄然点燃。1961年,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局副局长的刘琨,在塞罕坝的红松洼一带,发现了一棵粗壮挺拔的落叶松。这棵已经150岁高龄的松树,仿佛是大自然给人们的启示,证明塞罕坝上可以长出参天大树。刘琨坚定地说:“今天有一棵松,明天就会有亿万棵松。
这是塞罕坝林场 也代表了塞罕坝精神 1962年,原林业部在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部组建了塞罕坝机械林场,总经营面积140万亩。坝上是内蒙古高原南缘,以丘陵、曼甸为主,海拔1500-1939.6米;接坝是阴山山脉与大兴安岭余脉交汇,典型的山地地形,海拔1010-1500米。 建场初期,来自全国各地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