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凉州词三首·其一》 唐·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此诗用浓厚的色彩描绘西...
这是诗人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边塞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
塞外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展现边疆风光、战争场景及戍边情怀的重要题材,以下为十首经典塞外诗及其简要解析: 1. 《出塞》(王昌龄) 内容:以“秦时明月汉时关”开篇,跨越时空展现边塞的苍凉,感叹战争频繁与良将稀缺。末句“不教胡马度阴山”传递保家卫国的壮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2. 《凉...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唐代〕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
1. 《从军行七首·其四》——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2. 《从军行七首·其五》——唐·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3. 《从军行二首·其一》——唐·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
岑参这篇作品以自己边地所见把“黑姓蕃王”与“关西老将”作鲜明对照,表现了汉、蕃两族将领的苦乐不均,这样,这首诗就上升到了政治层面,使诗歌境界得到了提升。10、军城早秋 唐代: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国力削弱,吐蕃趁虚而入,...
本文作者:芸裳 每个人都有一个远方的梦,大漠雪山、绝域苍茫,风吹草低,是多少人向往的景色。雁门关外,牧马放羊,是多少人梦想的生活。但是,由于俗事羁绊,疫情影响,我们困守在地球一隅。今天小编带领大家,从诗歌里领略一下塞外风光。1.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3. 雪似胡沙...
另外,塞外别样的风景,也是每一个文人钟情的对象。在他们的诗词行间,我们循着时间脉络,读懂了不同江南的辽阔天境,读懂了热血男儿应有的壮志豪情。 唐·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为塞外诗作的点睛之作,也是七言绝句最具代表的作品之一,王之涣的这首《...
塞外的边草覆盖着大雪,白茫茫的一片,让人感觉寒意森森。黄沙遮天蔽日,绵延万里,让人心生愁绪。我因此愈发地怀念李都尉,虽然他身经百战、屡立战功,却终生未得封侯。耿湋,公元762年进士,大历十才子之一。这首边塞诗意境苍凉壮阔,发人深思,勾画出一幅苍茫旷远的边塞风景图。【5】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望...
1、《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3、《古从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