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是广布于西西伯利亚等地的欧亚草原青铜时代晚期文化,研究者早就注意到,塞伊玛—图尔宾诺青铜器与中国北方和西北地区青铜时代文化存在密切联系。 本书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林梅村教授团队关于中国境内出土塞伊玛—图尔宾诺类型遗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汇集,其中还包括著名专家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莫洛...
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是广布于西西伯利亚等地的欧亚草原青铜时代晚期文化,研究者早就注意到,塞伊玛—图尔宾诺青铜器与中国北方和西北地区青铜时代文化存在密切联系。 本书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林梅村教授团队关于中国境内出土塞伊玛—图尔宾诺类型遗物研究的...
塞伊玛一图尔宾诺文化是广布欧亚草原东部的一种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最初为盗墓者在俄罗斯乌拉尔地区发现,材料相当零乱,长期以来一直被学界称作“塞伊玛一图尔宾诺现象”(Seima-Turbino Phenomenon)。考古发现和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公元前2200年至前1800年塞伊玛一图尔宾诺文化在阿尔泰山兴起,随即在欧亚大陆广泛传播。在南...
塞伊玛-图尔宾诺现象是指在从芬兰到蒙古的欧亚大陆北部发现的一类遗存,可追溯到公元前2100年到公元前1900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文化渊源、先进的金属加工技术以及无法解释的快速迁徙能力。这些墓地埋的是游牧民族的战士和金属工人,他们骑马或乘坐两轮战车。塞伊玛-图尔宾诺这一名称,源自奥卡河和伏尔加河交汇处的塞伊玛墓...
一“ 跨文化现象”还是 “考古学文化” 塞伊玛—图尔宾诺遗存资料主要来自塞伊玛( Seima) 、图尔宾诺( Turbino) 、萨特加 ( Sat-ga) 、列什诺耶( Reshnoe) 和罗斯托夫卡( Rostovka) 五个大型的墓地,此外,还有包括卡宁山洞祭祀...
从上面的分析看,我们大概可能得出两个结论:第一,塞伊玛—图尔宾诺遗存中最典型的铜器是山字形脊铜矛、空首斧、无柄的匕首和柄端装饰有动物纹的青铜刀,不宜将其他文化中出土的有銎战斧等器物归入塞伊玛—图尔宾诺遗存中;第二,塞伊玛—图尔宾诺遗存与我们所说的“考古学文化”并不对等,在其分布区内可能涵盖多个...
塞伊玛—图尔宾诺(公元前2100~前1700年) 俄罗斯南部和蒙古中部的阿尔泰山,被确定为塞伊玛-图尔宾诺现象的起源地。 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在盛产锡矿的萨颜—阿尔泰地区兴起后,欧亚草原文化才普遍改用锡青铜,...
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是欧亚草原东部最早的青铜文化之一,典型器包括弧背刀、套管空首斧、马头刀、倒钩铜矛等,与欧亚草原同时代的木椁墓文化、阿巴舍沃文化、辛塔什塔文化的青铜矛、双刃剑、管銎斧等形成鲜明对照。[10] 1949年,阿尔泰山北麓特里季亚科夫矿区发现一组塞伊玛-图尔宾诺青铜兵器和工具,其中包括铜单系耳“...
二、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在中国林梅村 168 三、中国青铜文明起源新探 林梅村 182 四、中国所见塞伊玛—图尔宾诺式倒钩铜矛的合金成分 刘瑞、高江涛、孔德铭 195 五、青海大通县塞伊玛—图尔宾诺式倒钩铜矛考察与相关研究 刘翔208 六、辽宁朝阳县文管所藏塞伊玛-图尔宾诺铜矛调查及相关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