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经扣紧题目。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韩愈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赵嘏说“和如春色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但是,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诗人敏锐地...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塞下曲六首 【拼音】:sài xià qǔ 【创作年代】:盛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言诗 【主题】:亲情、爱国、闺怨 【出处】:《全唐诗》 作品原文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
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1.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琴的特点。2.“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的妙处是()(多选) A.表现了将士们心寄战场、...
唐代: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译文: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五月的天山仍是大雪纷飞,只有凛冽的寒风,根本看不见盛放的鲜花。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听到有人用笛子吹奏《折柳曲》,想着家乡已是春色满园,而在这里...
说一说李白塞下曲其一节选的诗意。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到了五月,天山依旧白雪皑皑,没有鲜花,只有地冻天寒。虽然传来吹奏《折杨柳》的笛声,却依旧看不到一丝春色。一早就随着战鼓声去搏战,到了夜晚也只能抱着马鞍打瞌睡。希望能用我挎着的剑,像傅子介那样为国除害,消灭敌人...
《塞下曲》出自汉乐府《出塞》,为唐代新乐府题,歌辞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李白所作共六首,这是第一首。 起从“天山雪”开始,点明“塞下”,极写边地苦寒。“五月”在内陆属盛暑,而天山尚有“雪”。但这里的雪不是飞雪,而是积雪...
《塞下曲·五月天山雪》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前言】 《塞下曲六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六首诗借用唐代流行的乐府题目而写时事与心声,主要叙述了汉武帝平定匈奴侵扰的史...
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从“天山雪”开始,点明“塞下”。“五月”在内地属盛暑,而天山尚有“雪”。但这里的雪是飞雪,满空飘舞的雪花让人觉得寒气逼人。B.颔联“折柳”即《...
《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李白赏析 《塞下曲》出于汉乐府《出塞》《入塞》等曲(属《横吹曲》),为唐代新乐府题,歌辞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李白所作共六首,此其第一首。作者天才豪纵,作为律诗亦逸气凌云,独辟一境。象这首诗,几乎完全突破律诗通常以联为单位作起承转合的常式,大致讲来,前四句起,五六句为承,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