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单位体积内的晶粒数越多, 金属的总变形量就可以分布在更多的晶粒内,晶粒的变形也会比较均匀,所以减小了应力集中,推迟了裂纹的形成和发展;同时,晶界面积越大,晶界越曲折,越不利于裂纹的扩展,使金属在断裂前可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韧性与强度和塑性密切相关,由于细晶粒金属...
塑性变形的力学原理应变速率(媍) 单位时间内的应变增量,即夊=dε/d,单位为s。夊的通常范围是:静载蠕变为10~10s;材料试验中的静载试验为10~10s,一般动载试验为10~10s,高速动载试验为10~10s。一般塑性加工时的夊约为10~10s。一般情况下,夊的增加使变形抗力上升,塑性指标下降;当变形温度升高时,变形...
塑性变形是指固体材料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经历了形变后能够保持新的形态和结构的现象。相对于弹性变形而言,塑性变形是一种更为持久的变形,其形变程度通常会超过材料的弹性极限。塑性变形的过程会导致材料内部晶体结构发生改变,同时也会改变材料的物理和机械性质。 2.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 塑性变形有多种基本方式,其中最常...
01 塑性变形 在上一期中,我们讲解了材料的弹性变形和金属材料应力-应变曲线中弹性变形的部分(如图1所示)。弹性变形是指外力去除后能够完全恢复的变形。 图1 弹性变形阶段 但是当外加应力超过一定值(屈服极限)时,应力和应变就不存在线性关系,卸载后变形也不能完全消失,而是会留下一定的残余变形或永久变形,这类变形...
强度指标增加、塑性指标下降 。金属的加工硬化特性可以从其应力-应变曲线上反映出来。图是单晶体的应力-应变曲线,单晶体的塑性变形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描述:▪ 第 I 阶段,当切应力达到晶体的临界分切应力值时,滑移首先从一个滑移系中开始,由于位错运动所受的阻碍很小,因此该阶段称为易滑移阶段。此阶段加工...
第二章材料变形塑性变形塑性变形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合金的塑性变形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第二章材料变形塑性变形 对于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在塑性变形过程中,金属的每个晶粒内部也是滑移为主要方式,但是由于晶粒之间存在取向不同,以及晶界的存在,
百度试题 题目请回答,什么是塑性?什么是塑性变形?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塑性:指物体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发生破坏的能力。 塑性变形:是指若作用于物体的外力去除后,物体并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有的形状和尺寸。反馈 收藏
材料在塑性变形后,其力学性能和理化性能均发生明显变化。 力学性能的变化:产生加工硬化(位错强化、形变强化)。在金属屈服后,欲使之继续变形必须增加应力的现象。表现为强度显著提高、塑性明显下降。 强化机制:随着塑形变形量的加大,位错密度不断增加,位...
轴承静止(最常见)或旋转(不常见)时均可能发生过载变形。由静载荷或冲击载荷使静止轴承过载导致滚动体与滚道接触处发生塑性变形(真压痕),即在轴承滚道上对应于滚动体节距的位置形成浅的凹陷或凹槽(见图2、图3)。通过凹陷或凹槽底部的表面粗糙度及机加工痕迹,可区分过载与伪压痕及电蚀凹槽。此外,预载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