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四链体(G-quadruplex,G4)是广泛存在于基因组中的非典型核酸二级结构,是富含鸟嘌呤的核酸通过碱基间Hoogsteen配对形成的四联体堆积.G4结构在DNA端粒,基因启动子区,核糖体DNA和重组热点区等成簇存在,在DNA复制调控,转录调控,维持基因组的完整性和重组过程调控等方面起作用.近年来,体内G4结构相关的功能及调控机理...
G-四链体(G-quadruplex,G4) 是由DNA或RNA形成的特殊的核酸二级结构。由于大量的G4结构被发现存在于活细胞的基因组和转录组中,G4的生物学功能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基因组和转录组中天然的G4在端粒维持、DNA复制、染色质重塑、转录、RNA剪接和翻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
G-四链体(G4)是一种在富含鸟嘌呤(G)的核酸中形成的四股链结构,近20—30年来逐渐受到科研界的关注。研究发现G4在转录,复制等细胞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并参与许多病理过程。可以说作为一种结构调控元件,G4结构是基因组学的关键组成部分。 G4结构由四段G-tract组成。例如人染色体端粒DNA的4个TTAGGG形成的G4是研...
左侧代表G4的有益作用(Blessing),如保护端粒、招募转录因子调控基因表达和促进复制起始;右侧表明G4的有害作用(Curse),如复制过程中G4结构形成物理空间位阻可能阻碍DNA聚合酶的通过。图片来自引文7。 04 G-四链体的演化及选择压力 有功能的基因元件往往会受到负向选择在基因组中保留,而有害的元件通常会被自然选择...
DNA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其结构形式的丰富性上。除了著名的右手双螺旋(B型DNA),科学界已发现多种非B型DNA结构,如左手双螺旋的Z DNA、鸟嘌呤富集区形成的G-四链体(G4)、三链DNA(H DNA)以及发夹结构等。这些结构多样性不仅为DNA的稳定性、复制及转录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揭示了其在生物体内可能承担的多种功能。
研究表明,G-四链体是由G-四分体(由氢键连接4个G形成的环状平面)堆叠组成的核酸结构,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以及真核生物的基因组DNA或者RNA中。如图表示两种不同形式的由3个G—四分体形成的G3-四链体结构。形成G-四链体结构的序列主要聚集在关键的基因组区域,如端粒、基因启动位点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通过异步链置换合成复制 mtDNA。通过从 LSP 合成 RNA 引物开始复制,该引物与非模板 DNA 形成 G-四链体并终止于 CSB2。复制性线粒体 DNA 聚合酶 γ (Pol γ) 在 O H周围从该引物开始 DNA 合成,解旋酶 Twinkle 解旋上游 DNA。亲本 L 链充当合成模板,置换的 H 链暂时被线粒体单链结合蛋白 (mtSSB) 包被...
简而言之,波型表征通常使用多拷贝的独特引物和使用基因组DNA的两条变性的链作为模板来线性地扩增几种不同的单链核酸多聚体来分析生物的基因组DNA,所述单链核酸多聚体形成高级结构例如,三链体、四链体等。因为使用生物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因此所得的单链核酸多聚体将是独特的并且包含对于生物是独特的序列。因此...
基因组DNA G-四链体的形成及功能潘海晨, 薛红月, 徐雅楠*(内蒙古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学院,通辽 028000)摘要:G-四链体(G-quadruplex,G4)是广泛存在于基因组中的非典型核酸二级结构,是富含鸟嘌呤的核酸通过碱基间Hoogsteen配对形成的四联体堆积。G4结构在DNA端粒、基因启动子区、核糖体DNA和重组热点区等成簇...
基因组DNA G-四链体的形成及功能 · 431 · 1A).早在1910年,在对鸟苷酸的研究中就发现鸟 苷酸浓溶液可以自发形成胶体.半个世纪后,通 过对鸟苷酸纤维的特性研究发现它们具有自发形 成四链体螺旋结构的倾向[1].随后,在体外研究中 也证实了保守的端粒DNA序列可以形成G-四链体 结构[2].当时,科学家Aar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