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土抑木 释义即健脾疏肝。用健脾疏肝药以治疗肝旺脾虚的方法。症见两胁胀满、不思饮食、腹胀肠鸣、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弦等。代表方剂如逍遥散、痛泻要方等。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中医世家、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本站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习惯上所谓的培土抑木法。 提到抑木培土,都知道有一个著名的方剂,就是刘草窗的痛泻要方。多年来,众多医家几乎公认了痛泻要方是“培土抑木”的典型方剂。但它究竟是以“培土”为主,还是以“抑木”为主呢?先看其病证表现特点:腹痛泄泻,痛则必泄,泄后痛减。从《医方考》中所论:“泻责之脾,痛责之肝,...
培土抑木为治法之一。即健脾疏肝。是一种用具有健脾疏肝作用的穴位以治疗肝旺脾虚的方法。症见两胁胀痛、不思饮食、腹胀肠鸣、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弦等。针灸常选用泻太冲、期门疏肝,补脾俞、章门、阴陵泉、足三里等健脾[1]。培土抑木即健脾疏肝。用健脾疏肝药以治疗肝旺脾虚的方法。症见两胁胀满...
其实,小儿抽动症多为本虚标实证,其中风痰为标,肝旺脾虚为本,所以在这里我采用的是“扶土抑木法”。扶土抑木法:是运用中医五行相生相克理论所确立的一种治疗方法。方解:柴胡+白芍+菊花疏肝、平肝、清肝;僵蚕息风止痉;半夏+陈皮+茯苓燥湿、健脾、化痰;淮小麦、甘草养心安神。一方面通过益气健脾、化痰消滞...
2.抑木扶土 是疏肝与健脾相结合的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治法,又称疏肝健脾法,调理肝脾法,平肝和胃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之证。3.培土制水 是以健脾利水治疗水湿停聚为病的一种治法,又称敦土利水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4.佐金平木 是辅佐肺金以制肝木的一种治法。此法...
是治疗肝气郁结,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肝旺脾虚,即木克土证)的方法。肝旺脾虚,症见两胁胀痛,不思饮食,腹胀肠鸣,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弦。培土用白朮、茯苓、薏苡仁、山药等;抑木用柴胡、青皮、木香、佛手等。
【健脾疏肝(培土抑木)】 是治疗肝气郁结,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肝旺脾虚,即木克土证)的方法。肝旺脾虚,症见两胁胀痛,不思饮食,腹胀肠鸣,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弦。培土用白朮、茯苓、薏苡仁、山药等;抑木用柴胡、青皮、木香、佛手等。 百拇医药网
【中医经验】【王子云培土抑木法治疗肝气乘脾泄泻善用陈米】陈米甘淡性平,能养胃渗湿,且兼酸味善涩肠止泻,古人亦盛赞之。《本草述》说:“淡乃五味之主,可以养胃气,且淡能渗湿。”《本草求真》亦指出:“冲淡和平,力虽稍逊而功则大,未可忽也。”王老师临床体会,陈米善补脾阴,倘与气温而和,味甘而敛的伏龙...
培土抑木法治疗更年期延长气虚型经验总结 经期延长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通常发生在年轻时的女性。作者于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土壤移植法治疗月经期间的59例气虚患者,疗效满意。1数据和方法1.1平均年龄和年龄情况59例均为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中医门诊患者。平均年龄35.51±8.18岁,其中18~25岁9例,25...
培土抑木,即健脾疏肝。用健脾疏肝药以治疗肝旺脾虚的方法。症见两胁胀满、不思饮食、腹胀肠鸣、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弦等。代表方剂如逍遥散、痛泻要方等。 出自A+医学百科 “培土抑木”条目 http://www.a-hospital.com/w/%E5%9F%B9%E5%9C%9F%E6%8A%91%E6%9C%A8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