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濮之战读音为“chéng pú zhī zhàn”; 释义: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公元前633年,楚成王率陈、蔡、郑、许国攻宋,宋向晋求救。次年晋军进攻楚的盟国曹、卫,楚军北上与晋军对垒于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时晋军较弱,乃先击溃由陈、蔡军组成的楚军右翼,再设计击退楚军左翼,迫使楚军主力后退。战...
城濮之战的拼音读音是chéng pú zhī zhàn 城濮之战的原文如下;夏四月戊辰,晋侯、宋公、齐国归父、崔夭、秦小子懿次于城濮。楚师背郄而... 淝水之战读音 淝水之战读音:féi shuǐ zhī zhàn。淝水之战,又称肥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当时中国北方的前秦欲灭南方的东晋,并于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
【词语】: 城濮之战 【拼音】:chénɡ pú zhī zhàn 【解释】: 也叫晋楚城濮之战。春秋时晋文公战胜楚军,建立霸权的战役。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与齐、秦、宋等国联合,进攻曹、卫,楚军北上援救,联合陈、蔡在卫国的城濮(今河南濮城)与晋交战。战争开始,楚军占优势。晋军尊重诺言先‘退避三舍’(三十里...
城濮之战读音:chéng pú zhī zhàn。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城濮之...
城濮之战拼音:[chéng pú zhī zhàn]。城【chéng】(1)(名)城墙:~外|万里长~。(2)(名)城墙以内的地方:东~。(3)(名)城市(跟‘乡’相对):消灭~乡差别。濮【pú】(1)(名)姓。(2)(名)濮阳;地名;在河南。之【zhī】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2. ...
沪江在线词典网为您精选城濮之战的意思及读音、城濮之战是什么意思、反义词、近义词等信息,由udausaki于2016年4月3日添加。
城濮之战 释义 chéng pú zhī zhàn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公元前633年,楚成王率陈、蔡、郑、许国攻宋,宋向晋求救。次年晋军进攻楚的盟国曹、卫,楚军北上与晋军对垒于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时晋军较弱,乃先击溃由陈、蔡军组成的楚军右翼,再设计击退楚军左翼,迫使楚军主力后退。战后,晋文公成...
1、城濮之战拼音:[chéng pú zhī zhàn]。2、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 [1] 。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
城濮之战读音为:chéng pú zhī zhàn。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公元前633年,楚成王率陈、蔡、郑、许国攻宋,宋向晋求救。次年晋军进攻楚的盟国曹、卫,楚军北上与晋军对垒于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时晋军较弱,乃先击溃由陈、蔡军组成的楚军右翼,再设计击退楚军左翼,迫使楚军主力...
1、城濮之战拼音:[chéng pú zhī zhàn]。2、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 [1] 。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