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其中提到,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加快解决工薪收入群体住房困难,稳定工薪收入群体住房预期。采取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结合等多种方式,推进城中村改造,切实消除安全风险隐患...
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是完善住房制度和供应体系,重构市场和保障关系的重大改革,重点是拓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新路子。“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提高城市韧性的重大举措,重点是平时用得着,关键时刻能用得上。城中村改造,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工程,重点是要消除安全风险隐患,改善居住...
除了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很多城市也在进行城中村改造。在合肥蜀山区,大埔头城中村改造项目今年4月正式启动,到目前为止,672户家庭房屋交付率已接近98%。与以往不同,大埔头城中村改造不搞大规模住宅和商业地产开发,而是把改造释放出的大半空间资源,打造成科研载体、生产车间,用来满足周边科研平台、科创主体的需求。
“三大工程”是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改善民生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能够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基本的居住保障;通过城中村改造,能够推动城市更新,释放更多的发展空间;通过“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提升城市的应急管理能力,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郭巍老师在会议中的精彩解读,为我...
2023年地产投资持续低迷,高库存压制新开工,同时基建投资落地存在堵点。因此,“三大工程”(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基建)作为中央规划、多部委协同的项目,成为稳投资的关键。 二问:“三大工程”的投资空间与限制? 预计“三大工程”年均投资约1.2万亿元,但项目落地受配套政策和资金到位影响。多部门已提供...
推进“住有宜居”,积极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稳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 15、内蒙古 要结合城市更新行动,一体推进管网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完成燃气、...
央行:加大对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金融支持力度 11月27日,央行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提出,落实好房地产“金融16条”,加大对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金融支持力度。
9月30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绍旺来到甘井子区和金普新区,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
所谓平急两用,指的是集隔离、应急医疗和物资保障为一体的重要应急保障设施,“平时”可作旅游、康养、休闲之用,关键时刻满足应急需求。如今,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基建文件集中落地,意味着新一轮刺激政策正式登场。这一次,超大特大城市,成了最大受益者。01 何为超大特大城市?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我在《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实操指导》提到,如果去年下半年大家提前谋划了“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这三类项目,那么,今年在项目审核上会有一些优势。 经常关注国家政策的读者,相信对这三类项目都不陌生了,它们就是去年在多个重要的会议上提到的“三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