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概述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是生理欲望和作用在个体身上的文化力量的一种结合(“Erik.Erikson”,1970)。它具有渐成说(epigenesis)的特征:各阶段逐渐产生“一个阶段在时间和空间上紧接着另一阶段”(引自Evens,1967,P.294)。每个阶段都建立在前一阶段之上,其最基本的概念就是与这八个阶段密切相连的。人的...
人生发展阶段-认为人格发展要经历人的整个一生,提出著名的人生发展阶段和自我同一理论。1、婴儿期:0-1岁,信任与不信任;2、幼儿期:1-3岁,自主与害羞怀疑;3、嬉戏期:4-5岁,主动性与内疚;4、学龄期:6-11岁,勤奋与自卑;5、少年期:12-18岁,认同与混淆;6、青年期:18-30岁,亲密与孤独;7、成年期:30-60岁...
老年期是个体回顾自己一生并接受自己人生的时期。老年人开始回顾自己的经历、成就和遗憾,并逐渐形成自我整合感。如果老年人能够坦然接受自己的人生并感到满足,就会形成自我整合感和平静感;如果无法接受自己的人生或感到绝望和沮丧,则可能产生绝望感和无助感。 综上所述,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揭...
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1)婴儿前期(0―2岁):信任-怀疑;希望品质。 (2)婴儿后期(2―4岁):自主-羞耻;意志品质。 (3)幼儿期 (4―7岁):主动-内疚;目标品质。 (4)童年期 (7―12岁):勤奋-自卑;能力品质。 (5)青少年期(12―18岁):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忠诚...
是美国神经病学家E·H·艾里克森在继承奥地利精神病学家S·弗洛伊德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人格发展理论。他重视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和环境对人的影响,认为人格发展可以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能否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顺利过渡却取决于环境。每个阶段都是自我与社会生活相互作用的过程,都...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是四个童年阶段、一个青 春期阶段和三个成年阶段。每一个阶段有这些阶段应完成的 任务,并且每个阶段都建立在前一阶段之上,这八个阶段紧 密相连。 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一、童年阶段 1 、婴儿期(0~1.5 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
简述埃里克森的自我意识发展八阶段理论。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婴儿时期:信任——不信任(0~1岁);婴儿后期:自主——羞怯、怀疑(2~3岁);幼儿期:首创——内疚(4~5岁);儿童期:勤奋——自卑(6~11岁);青年期:同一——混乱(12~18岁);成人前期:亲近——孤独(18~25岁);成人中期:创造——停滞(25~60岁...
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的“人生八阶段理论”是发展心理学中的经典理论,描述了人类一生中面临的不同心理社会发展任务和危机。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关键的发展任务,成功完成任务会导致健康的个性发展,而失败可能会导致心理冲突。以下是这八个阶段的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