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是说蝉吮吸清露,暗示着身居高位要杜绝腐败。 B. 第二句写出了蝉栖身的地方,照应了第三句中的“居高”。 C. 最后两句写蝉栖身高处,声音自然会传得很远,这并不是借助秋风的原因。 D. 这...
“垂緌饮清露”的下一句是“流响出疏桐”。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全诗为:“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首诗描绘了蝉垂下触须吮吸清露,以及蝉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赞美和追求。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垂緌饮清露”下一句是什么 时间:1970-01-01 08:00:00 “垂緌饮清露”下一句是:“流响出疏桐”, 这是出自于 唐朝 虞世南 所著的《蝉》。 附《蝉》全文赏析 蝉 作者:虞世南 朝代:唐朝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朝代:南北朝|作者:虞世南|出自:《蝉》 点击数:164 原文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名句注音 chuí 垂 ruí 緌 yǐn 饮 qīng 清 lù 露 , , liú 流 xiǎng 响 chū 出 shū 疏
垂緌饮清露下一句是什么 1、垂緌饮清露下一句:流响出疏桐。2、《蝉》全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3、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以上就是给各位带来的关于垂緌饮清露...
1. 译文:蝉低着头饮着清澈的露水,从高大的梧桐树上发出叫声。它身居高处,声音自然能够传的很远,并不是借助秋风的吹送。2. 《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首托物寓意的诗。原文: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3. 注释:①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是说蝉吮吸清露,暗示着身居高位要杜绝腐败。 B.第二句写出了蝉栖身的地方,照应了第三句中的“居高”。 C.最后两句写蝉栖身高处,声音自然会传得很远,这并不是借助秋风的原因。
蝉_百度汉语 [作者]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并分析选项写法的作用A.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B.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蝉》C.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泊秦淮》D.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沁园春 雪》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