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起双江、黄土、坪坦、陇城等乡镇内的37个行政村和数百个侗寨,其中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的芋头、横岭、坪坦、中步、阳烂、高步等6座侗寨,还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而坪坦河上的永福桥、廻福桥、永定桥、文星桥、普济桥、迥龙桥、中步头桥、中步二桥、观月桥等9座风雨桥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坪坦风雨桥 + 坪坦河上的9座风雨桥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经两百多年的风雨后成为国宝。9桥均始建于清代,均为木结构桥。在建桥过程中,不用钉铆,只采用木榫卯,甚至使用了古老的湿藤绑扎法。评审专家评价其建造技术“是我国古老造桥术的尾闾,是国内桥梁建造史中最后的、罕见的一批活化石。”坪坦河由南而...
坪坦风雨桥: 分布在黄土乡、坪坦乡、陇城镇境内的坪坦河面上。坪坦河由南而北流经23个侗寨,全程27公里,自古为侗民族聚居地。在8.2公里长的河段上,先后有9座造型各异,形态万千的风雨桥横卧其上,侗民将它们取名为永福桥、回福桥、永定桥、文星桥、普济桥、迥龙桥、中步头桥、中步二桥、观月桥。九桥始建于...
坪坦风雨桥,即高上村口的永福桥,坐落于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坪坦乡。这座历史久远的木构架廊桥,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6年),全长19.32米,宽3.8米,共11廊间,单孔净跨16.2米。历经岁月的洗礼,永福桥在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行了复修,随后在清道光五年(1835年)、清同治三年(1864年...
风格迥异的坪坦风雨桥吴德清①流经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的坪坦河是一条充满文化的河流,从源头至汇入渠江约30公里,穿越了由23个侗寨构筑的“百里侗文化长廊”。河上横卧着大小不一的风雨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坪坦风雨桥。②坪坦风雨桥并不是一座桥,而是由回龙桥、普济桥、永定桥、永福桥、回福桥、观月桥、文星桥...
坪坦风雨桥永定桥,这座位于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坪坦乡高团村的古桥,有着悠久的历史,始建于清嘉庆十年,即公元1805年。桥全长26.4米,宽3.55米,单孔净跨15.3米,共有11廊间,采用迭梁穿斗式木构架设计,展现了中国传统桥梁建筑的精湛技艺。历经岁月的洗礼,该桥在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和...
《坪坦风雨桥——七绝》 百里逶迤坪坦河, 九桥南北缀星罗。 镇宅护寨神搭力, 侗众千秋吟赞歌。 (注:坪坦风雨桥,位于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百里侗文化长廊的坪坦河上的九座桥,分别为普修桥、回龙桥、普济桥、永定桥、永福桥、回福桥、观月桥、文星桥、中步头桥。始建于清代,均为木结构桥。采用木榫卯,甚至还有...
寻找风雨桥很容易,都横跨在坪坦河上,沿着河走,就能依次看到。 永定桥位于高团村,始建于清嘉庆十年(1805年),全长26.4米,宽3.55米,单孔净跨15.3米,11廊间,迭梁穿斗式木构架廊桥。 不远处的村寨就是高团村。 有的当地人头上戴块蓝色头巾,算是仅剩的侗族服饰的一种体现吧。
坪坦河风雨桥群分布于中国百里侗文化长廊腹地的黄土乡、坪坦乡、陇城镇境内,跨越坪坦河,共包括普修桥、回龙桥、普济桥、永定桥、永福桥、回福桥、观月桥、文星桥、中步头桥等多座桥梁。这些建于清代的木结构桥梁,设计精巧,结构科学,不仅为交通提供了便利,还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它们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