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方末端距由空间距离(Euclidean distance)和均值组成,一般又称为均值空间距离(Mean Euclidean Distance)。 概念上来说,均方末端距就是连接两个点的位置的平均直线距离。比如,假设两个空间中的点A和B分别位于空间点(x1,y1)和(x2,y2),一条直线连接两个点,其距离可以表示为: d =((x2-x1)2+(y2-y1)2) ...
实验验证均方末端距与柔性的关系通常通过对比不同高分子材料的均方末端距和柔性来实现。例如,可以选取主链上含有双键的聚合物和主链全是单键的聚合物进行比较,发现前者由于双键的存在使得邻近单键的内旋转位垒减小,因此柔性更好,均方末端距也更大。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高分子链的取...
那按照这个公式,均方末端距就是100×(0.5×10⁻⁹)²,算出来就是2.5×10⁻¹⁸平方米。 但实际上,高分子链可不是那么自由的,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比如说,有个叫“等效自由结合链”的概念。这时候,均方末端距的计算公式就变成了nele²,这里的ne是等效链段数,le是等效链段长度。 我记得有一次在...
均方末端距就是一个很有用的指标。 那均方末端距的计算公式是啥呢?一般来说,如果是自由旋转链模型,均方末端距可以用下面这个公式来计算:$〈R^2〉= nl^2$。这里的$n$表示链的段数,$l$表示链段的长度。 但要是考虑更复杂的情况,比如受阻旋转链模型,公式就会变得稍微复杂一点。这就好比你在走一条直路,本来...
你说均方末端距像不像一个小调皮,总是在高分子链里跑来跑去,还留下它独特的“足迹”呢?其实啊,均方末端距就是用来衡量高分子链末端距离平方平均值的一个指标。 咱可以把高分子链想象成一条长长的蛇,它在那扭来扭去的。那这蛇的头和尾之间的距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均方末端距啦!这可重要着呢,它能告...
均方末端距 正确答案 指线型高分子链的一端与另一端的距离称为末端距,用h表示。采用向量运算,求平均末端距或末端距的平方的平均值。 答案解析 略
均方回转半径和均方末端距的定义是什么?他们的使用范围(10分)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1)均方回转半径为分子链中每个质点与分子链质心之间距离平方的平均值。(2)均方末端距是分子链2个末端距离平方的平均值。(3)均方回转半径适用于任何构造的高分子,均方末端距只使用于线性链高分子。 解析:课本P23页...
首先,我们来定义均方末端距。在给定一组数据x1, x2, ..., xn的情况下,均方末端距是指这些数据与它们的均值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数学上可以表示为: MSD = (1/n) *Σ(xi - x̄)² 其中,MSD表示均方末端距,n表示数据的个数,xi表示第i个数据点,x̄表示数据的均值,Σ表示求和运算。 简单地说,均方...
均方末端距是聚合物链两端之间的平均距离的平方。它是用来描述聚合物链的空间结构的指标。对于线性聚合物而言,均方末端距与聚合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说,均方末端距随着聚合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增加的速率会逐渐减小。这是因为随着聚合度的增加,聚合物链的长度变大,两端之间的距离也会增加,但是由于链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