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地豆于 释义 地豆于dì dòu yú 古代東北民族名。散居於室韋以西,接柔然,北界烏洛侯,南鄰奚契丹,以游牧爲生。北魏東魏北齊時常至朝貢。參閲魏書地豆于國傳。
历史知识> 地豆于 古族名。一作地豆干。居于室韦、乌洛侯之南,在今西拉木伦河西北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一带。以游牧为生。北魏至北齐时,多次遣使朝贡。一说是奚的另一名称Dadbi之对音,史书所记地理位置与奚约略一致。另一说是霫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名称,因两者居地略同,时间又先后相接。
地豆于是出现在北魏时期的一个民族。 《魏书》记载:“地豆于国在失韦(即室韦)西千余里。”它的地理位置,北魏时散居南室韦以西,北界乌洛候,西以今兴安岭与柔然相接,南临奚、契丹,大约在今乌珠穆沁旗境内。这个民族就是后来被蒙古人称做“达达”的 霫人是隋、唐时居于潢水(今西拉木伦河)以...
历史民族史> 地豆于 东北古代族名。一作地豆干。《魏书》有专传,《北史》沿之。散居于※室韦以西,约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西乌珠穆沁旗一带。北界※乌洛侯,西接※柔然,南邻※契丹、※奚。游牧为生,食肉衣皮,不事农,多牛羊,出名马。史载延兴二年(472),遣使入贡北魏。至太和六年(482),贡使不绝。十四...
在北魏时期的历史记载中,我们可以找到地豆于这个民族的存在。据《魏书》所述,地豆于国位于失韦(即室韦)的西边约一千余里处。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在北魏时期大致在南室韦以西,北界与乌洛候相邻,西至今日的兴安岭,与柔然接壤,而南面则临近奚和契丹,其位置大致在现今乌珠穆沁旗的区域。地豆于国的...
太和三年,高句丽窃与蠕蠕谋,欲取地豆于分之。契丹惧其侵轶,其莫弗贺勿于率其部落车三千乘、众万余口,驱徙杂畜,求入内附,止于白狼水东。自此岁常朝贡。后告饥,高祖矜之,听其入关市籴。及世宗、肃宗时,恒遣使贡方物。熙平中,契丹使人祖真等三十人还,灵太后以其俗嫁娶之际,以青毡为上服,人给青毡两...
历史地名> 地豆于 北魏时,散居室韦以西,北界乌洛侯,西以今兴安岭与柔然相接,南邻奚、契丹。相当于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附近一带。以游牧为生,常向北魏朝贡。后为突厥所并。 地豆于相关 岩山寺 岩门 岩门山 岩门长官司 岩门司 岩门关 岩门砦
地豆于国“多牛羊,出名马,皮为衣服。无五谷,惟食肉酪”。从这一记载看,他们当时主要是游牧生活。地豆于国自从延兴二年(公元472年)八月,遣使“朝贡”北魏后,贡使不绝。
100 列传第八十八 高句丽 百济 勿吉 失韦 豆莫娄 地豆于 库莫奚 契丹 乌洛侯 402022-07 3 101 列传第八十九 氐 吐谷浑 宕昌 高昌 邓至 蛮獠 622022-07 4 102 列传第九十 西域 292022-07 5 103 列传第九十一 蠕蠕 匈奴宇文莫槐 徒何段就六眷 高车 482022-07 6 104 列传第九十二 自序 362022-07 7 10...
地豆于是出现在北魏时期的一个民族。《魏书》记载:“地豆于国在失韦(即室韦)西千余里。”它的地理位置,北魏时散居南室韦以西,北界乌洛候,西以今兴安岭与柔然相接,南临奚、契丹,大约在今乌珠穆沁旗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