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对粮食和化肥实行出口限制的政府数量接近2008-2012年粮食危机期间的水平,加剧了地缘政治冲突对粮食供应的影响,导致全球食品价格不断上涨,推高了全球通胀压力,加剧了全球的不平等。次贷危机至今,逆全球化经历了贸易摩擦、新冠疫情冲击所致的安全风险带来的产业链重新配置,以及俄乌地缘政治冲突暴发以来意识形态对立对...
1. 有预测认为,在地缘政治冲突持续、逆全球化趋势加剧、疫情扰动的背景下,能源危机等因素持续助推高通胀,美国加息政策及经济悲观预期将带来市场需求萎靡、金融市场动荡等,2023年在多方因素的交错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概率进一步增大。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经济危机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无法避免的 ②经济...
在这个比烂的世界里地缘政治、逆全球化,以前靠能力做生意现在首先是盟友再说合作,对我们是极其不利的,可就是这,好像也没看到贸易总量有多大影响,可房地产周期是不是影响更大,人口红利,房地产下面几十个...
长远来看,这一问题的答案将取决于跨国公司对地缘政治问题的敏感性变化,因为前文已经介绍过,当下的全球化格局中跨国公司不用很在意地缘政治冲突造成自身利益受损,可以自由设计其全球供应链。 当然,跨国公司对于地缘政治风险的考量也存在一定的矛盾,我们也需要意识到,跨国公司的成功本身建立在供应链高效、廉价及平稳的地缘...
作者: 陈启宗的说法很好: 1)地缘政治引致地缘经济的问题,世界变得太多,逆全球化; 2)中国内部的经济变化,房地产泡沫破灭和疫情产生巨大后遗症,老百姓对经济的信心、花钱的信心,都会受到大的影响; 3)中美关系的改变,美国在想尽办法要切断科技流、人才流、资金流。最后他认为如果这三件事在不同的时间出现可以应付...
贸易摩擦、地缘政治冲突、逆全球化等不确定性影响因素犹存,全球大类资产配置或将迎来挑战与机遇并存的2025年。12月4日,由中国太平集团投研中心主办,太平资产联合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承办的2025年投资形势展望会暨太平资产年度投研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学界、金融界等
不管是否愿意,我们都必须面对一个充满剧变的经济慢周期:逆全球化浪潮迭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数字化和AI推动人类走进智能时代。据世界银行预测,2025-202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仅为2.7%,远低于疫情前十年的3.1%平均水平;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中国也面临同样的挑战:2024年前三季度GDP增长4.8%,世界银行预测...
从长远看,地缘政治变局无法逆转三个大势,即无法逆转全球化大势、无法改变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竞争优势、无法阻碍中国制造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必然趋势。 ■季剑军 当前地缘政治变局给我国制造业发展带来诸多危机和挑战,相关产业链供应链面临技术、资本和能力等多重风险,在部分领域和环节给我国制造业外循环...
刘元春:疫情、逆全球化、绿色转型、地缘政治恶化、高债务、老龄化影响下,全球进入高成本时代 刘元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以下观点整理自刘元春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季度论坛(2022年第一季度)(总第60期)上的发言 原标题为:刘元春:从当前通货膨胀中透视未来全球所面临的高成本时代 一、疫情带来的全球通货膨胀给学界...
当前世界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潮流不断涌现,经济全球化面临困境。地区热点不断,地缘政治因素凸显,难民危机、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突出。 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