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热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地表的热量通量,通常用单位面积的热通量来表示。它是研究地球能量平衡和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计算地表热通量需要考虑地表辐射、土壤热通量、潜热通量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地表辐射是指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通过地表的热量通量,可以通过测量太阳辐射和地表温度来计算。土壤热通量是指土壤表面的...
由于冰脊B区域位于南极内陆深处,且远离各国南极考察保障基地,是南极观测数据最稀疏的区域之一,针对冰脊B区域最古老冰芯记录的探测研究几乎是空白。地热通量(Geothermal Heat Flux, GHF)直接决定了冰盖底部的冻融和热状态,是评估冰芯年代、...
因此绿洲土壤热量从表层向底层传输,B错;19:00至次日6:00绿洲土壤热通量为正值,因此绿洲土壤热量从深层向表层传输,C错;7:00至19:00沙漠土壤热通量为负值,此时间段内,表层土壤向深层土壤传输热量,表现为损失热量,19:00后土壤热通量转为正值,此后表层土壤接收深层土壤传输的热量,因此19:00前后表层土壤向深层传递的...
土壤热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土壤截面的热量。其数值大小取决于上下土层间的温度梯度和土壤的导热率。土壤热通量是地表热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特征受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等因素影响。山西某山地海拔1346~2787米,自山麓至山顶分布有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等。下图示意该山地林线附近5cm、10cm深度土壤热...
土壤热通量传感器的重大意义 土壤热通量传感器,这一科技产物,正以其测量方式,揭示着土壤能量平衡的奥秘。它采用热电堆测量技术,通过两种不同金属材料的温差电势,准确计算出土壤热通量的数值,为我们理解地球表面能量平衡提供了有力工具。 土壤热通量,作为地球表面能量平衡的关键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
土壤热通量(Soil heat flux)是下垫面土壤内部的热交换。它与热流方向土温梯度、土壤热容 量、热扩散率成正比,对土壤蒸发、地表能量交换均有影响。 土壤热通量G总是与地表净辐射Rn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不同学者得到的关系式不同。可由 Rn计算得到。 36感热通量H 感热通量(也称显热通量,Sensible ...
土壤热通量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土壤热交换量,其值取决于上下土层间的温度梯度和土壤的导热率。北麓河盆地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盛行西南风。盆地内某监测场地阳坡经纬度位置为(34.8367°N,92.9206°E),阴坡经纬度位置为(34.8486°N,92.9268°E)。如图示意2019年10月16日至12月16日北麓河盆地...
地表水热通量主要包括感热/显热通量和潜热通量,是陆-气交互以及水-热-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变量。其中,潜热通量是地表蒸散发的能量形式,对农业水资源管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等非常关键。由于热红外遥感对地表干湿变化、以及农业干旱响应快速,利用地表温度遥感数据可以快速准确的反演地表水热通量。美国农业部(USDA)等也将这...
土壤热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土壤热交换量,其值取决于上下土层间的温度梯度和土壤的导热率。北麓河盆地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高度在4500m以上,盛行西南及。盆地内某监测场地阳坡(34.8367°N,92.9206°ɛ)阴坡(34.8486°N,92.9268ɛ)。如图示意2019年10月16日至12月16日北施河阴阳坡0.1m深度土壤...
为了更准确地估计地面热通量,我院袁慧玲教授课题组提出了针对近表层土壤的水热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土壤内的热传导、液态水的垂直运动和水蒸气的相变,突破了近表层土壤水热性质垂直均匀假设的限制,并基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观测站的土壤温湿度、热导率,诊断出了该站土壤湿度、液态水运动、水蒸气相变、土壤热导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