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七大元素分别是:地、水、火、风、空、见、识。其中地水火风空,这五大元素构成了有形有相的物质世界,如山川河流、泥土瓦块等无情物,也是构成有情众生,如人、飞禽、走兽等物质身体的重要组成。 而“见”,则代表着观照、照见、觉知;”识“则代表着了知、领...
七大者地水火风空见识。上五大为该括一切六尘之境者。见者举经中眼根见性之一,使例知其他耳根等之听嗅尝知,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作用也。因之又名根大(经三)。‘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嗅尝触觉触。妙德莹然。遍周法界。圆满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识者六根六尘和合而生了别六尘之识心也。开...
人是由六大组成的,六大就是地、水、火、风、空、识。气就叫风大,就是我们出的气,所有一切气体。风大一㪚,就断气,就没有气了,口跟鼻子都摸不到任何感觉,停止一切动荡,就是说人已经死了,这就是风大㪚了。那么火大呢,就是我们身上的热能温暖。当火大㪚的时候,身无温暖,冷之如石,然后人的热气慢慢慢慢...
它随着“地水火风见识空”这七大种性的变化,不断生长、演变,最终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彩、充满奇迹的宇宙。在这个宇宙中,每一个生命体都是这个神秘存在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们通过感知、思考、体验,不断探索这个宇宙的奥秘。而这个神秘的存在,也在我们的探索中不断显现,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启示和感悟。
六大者,指地、水、火、风、空、识之六种。其中前五种称五大,第六称识大。五大为物质之元素,识大为精神之元素。盖认地水火风四大为万有之本质,不独佛教,其在印度,凡《乌巴尼夜陀》(Upanis!ad)、数论、胜论等,亦均有此说。又希腊有达勒斯(Thales,6009.5B.C.)之水元说,亚拿克西墨勒斯(...
@国学经典解读地水火风空见识七大详解 国学经典解读 在佛学中,“七大”是一个重要的术语,它指的是色心万法之体性,可大别为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见大、识大七种,又称七大性。以下是对这七大的详细解释: 地大:坚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析则成空,合聚为地。众生往往只见其相,不知地性融通,遍周...
在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中,即色心万法之体性,可大别为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见大、识大七种。又作七大性。地、水、火、风称四大,为色法之体;加空大为五大,复加识大为六大。大,乃周遍法界之义。万法之生成,不离四大,依空建立,依见有觉,因识有知。前五乃非情所具,后二则有情所兼...
佛教中提到的七大,地水火风为空四大,而见、闻、嗅、尝、触为空五识。这五识是认识外界事物的五种感官功能,它们本身也是缘起法,没有独立不变的本质。五大感官与四大元素共同构成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但这种认知并非真实,而是因缘和合的结果。在佛教看来,这七大并非真实存在,而是因缘和合的产物。这...
大种性自性是指四大种子的功能,如果说六大,是指地水火风空识,不包括见大。这个见也是如来藏里的种子,是指如来藏本身所具有的见性,名为佛性。除去见大,这样就可以把七大缩略为六大。 地水火风四大种子不可再分,四大组成的物质可以分,分到最后就是邻微尘。地也是四大组成的,水也是四大组成的,火也是四大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