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称的地方戏,是相对于昆曲和京剧而言的。实际上,就其本源而言,昆曲和京剧也是“地方”的。昆曲原称“昆山腔”或简称“昆腔”,元末明初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起初只是民间清曲、小唱,经魏良辅、梁辰鱼等人的革新和创造,使之自明中叶以来成为影响最大的地方戏剧种,后因各剧种竞相追随而成为“百戏之祖”...
在第二十届戏剧白玉兰奖时,粤剧著名表演艺术家红线女先生获得终身成就奖。黄梅戏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它发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多云山,与鄂东和赣东北的采茶戏同出一源,其最初形式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
枣梆,山东省菏泽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枣梆是山东省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在菏泽、郓城、梁山、巨野、鄄城、定陶等地。它是山西上党梆子流入菏泽后,在当地语言影响下发展形成的。枣梆的唱腔音乐属于板腔体,曲调流畅,表现力强,有丰富的板式和曲牌,演唱起来既高亢激昂又委婉活泼。其...
正字戏,广东省汕尾市地方传统戏剧,是闽南语系的传统地方戏剧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正字戏本名正音戏,是海陆丰戏之一 ,因唱“官腔”(正音(用中州官话唱念))而区别于用闽南语系方言(白字)演唱的地方戏,系南戏遗响,产生于浙江温州(永嘉),距今已有900年的历史,兼具高腔、昆腔、乱弹、皮黄、...
赣剧,江西省地方传统戏剧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赣剧由赣东北地区的饶河戏和信河戏合流而成。1951年,进入省城南昌后,正式定名为赣剧。赣剧起源于赣东北,流行于江西省境内。其声腔基础为明代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融合了清代中期传入江西境内的昆腔与乱弹而形成,是古代四大声腔之一。1951年定名为赣剧。
童子戏,江苏省连云港市地方传统戏剧,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童子戏是江苏民间祈福活动中的一种演剧形式,在各地发展不同,在连云港地区的海州童子戏俗称“大戏”,其演员仍称“童子”,并为民众做会还愿等活动;海州童子戏是傩戏的一支,主要流行于连云港市海州区、连云区,灌云县、东海县、沭阳县、涟水县及其...
童子戏,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童子戏是江苏民间祈福活动中的一种演剧形式,在各地发展不同,在南通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童子戏基础上发展演变为地方戏曲剧种——通剧。南通童子戏流传于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北部、通州区中西部和周边部分地区,当地称之为“上童子”或“童子上圣...
滇剧,是云南省传统地方戏剧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滇剧形成于清代道光年间,到光绪年间,滇剧演出活动在玉溪等地区已十分盛行。滇剧流行于云南全省及贵州、四川的部分地区,缅甸、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一些地区也都有滇剧的演唱活动。 滇剧声腔独特,表现力强。其三大声腔丝弦腔、胡琴腔、襄阳腔分别...
127:40 地方戏剧 2024-10-12 134:09 民间戏曲“三娇祝寿” 2024-09-17 00:41 农村风光 2024-07-18 214:55 民间戏剧 2024-06-24 02:20 可爱的小白兔 2024-06-24 50:45 历史古装剧“梁山伯祝英台”大结局,三里镇塘边街文艺团演绎 2024-06-21 73:35 历史古装剧“梁山伯祝英台”选段“1”三里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