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创造新战法打法的经验做法,深刻启示我们:无论什么形态的战争,战场上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战争指导者必须牢牢立足于所处时代的物质技术条件,深入分析和把握敌我双方的优劣长短,灵活利用战场时间与空间因素,探索发明扬长避短、以非对称方式制胜强敌的方法。发扬人民战争优良传统,综合运用多...
毛泽东在同刘少奇、周恩来谈话时说,军事上的胜利已经证明,“蒋介石的攻势是可以战胜的”,经过半年到一年,打破蒋介石的军事优势,“达到两党平衡”,“那时我们就可以打出去”,然后“再向长江以南”发展。他谈到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是否提打倒蒋介石?”以为现在提此口号尚为时过早,还是仅“做此工作而不提此口号...
在___,要取得战争的胜利,除了消灭其军队、摧毁其工业设施外,还要破坏其军事信息系统和民用信息基础结构。A.原始社会时期B.农业时代C.工业时代D.信息化时代
解析 ①政治上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②军事上善于分析敌情,知已知彼,把握战机。 结果一 题目 《曹刿论战》中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各是什么 答案 ①政治上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②军事上善于分析敌情,知已知彼,把握战机。相关推荐 1《曹刿论战》中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各是什...
四、坚固和完善的坑道体系,是上甘岭战役胜利的重要条件。第五次战役后,在漫长的防线上,志愿军开始挖坑道,进行坑道作战,到战争结束,志愿军共挖了1250多公里的坑道,此外还有6250公里的堑壕和交通壕,比万里长城还长,而开发的土石方,达到了6000万立方米。这些坑道不仅可以有效的让自己藏身,抵消美军炮火轰炸,还...
所以在朝鲜战争中彭德怀始终认为,战役合围是达成战役胜利的关键;由于合围在战役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因此合围位置通常是作战最激烈的地方;合围还必须有迂回的配合,只有成功迂回到敌人侧翼,歼灭战才能得以实施。 06 一生征战只为国 彭德怀是具有鲜明的军事指挥立场的统帅,在重大历史关头,他挺身而出捍卫革命旗帜;在革命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曾集结精锐部队向苏联发起进攻,虽然一开始德军占据了上风,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但随着战局的发展和战况的深入,苏联逐渐夺回了主动权,并最终将德军击败,取得了欧洲战场上的最终胜利。那么,一开始处于下风的苏联,为什么最终能够战胜德国呢?1941年,法西斯势力已经占领了西欧,只有英国还在...
能够在不占任何优势的条件下,连续做到三战三捷,在解放时期的1946年,恐怕也只有刘邓二人,可以做到。三场战役的胜利,有力地配合全国各战场,粉碎了反动派军事集团的全面进攻。 1947年6月,刘邓二人率12万部队一举突破黄河天险,后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挺进中原,与华东野战军,陈谢兵团,相互依托,伺机歼敌。
沙特赢得了一场重要的胜利。在美国施加了十万增兵的巨大压力下,沙特依然拒绝与美国续签石油美元协议。这一决定彰显了沙特的坚定立场,也为中东国家争得了一口气。接下来,沙特将面临五个军事基地合同到期的问题。这意味着美国将不得不撤回驻军。美军从中东撤离后,以色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