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有些书你知道你早晚会去读,《在路上》对于我来说属于这种。很多年前看两三行介绍,就知道你终究有一天会去找来读的书,就像和一个人对视两秒,就知道你们是否能心灵相通一样,要是从心理上掰碎了细嚼,也未必分析不出道理一二来,不过,那全无意义。 是的,全无意... (展开) 1851 73 264回应 sac...
为了纪念凯鲁亚克,特别制作了88页《在路上》旅行手记,其中包括: “垮掉的一代”人物群像,书中角色原型大揭秘;凯鲁亚克罕见自述与访谈,面对面感受20 世纪头号文学浪子的魅力;《在路上》半个世纪以来文化影响集锦,看完就知道它有多伟大!末尾附有凯鲁亚克原创《在路上》歌词,扫码可收听! 今天我们仍旧喜欢《在路上》,...
主唱高虎因为向往这种《在路上》中的嬉皮士式的生活,甚至将这本书中的“Live/Travel/Adventure/Bless ...
书友【Tracey】的回答:我最疯狂的事情,正好分享下,应该就是曾经精分以及复发。不过还是读完了大学读完了在职硕士拿了学位。现在最疯狂想做的,就是圆梦留学,给自己1.5-2.0年的时间实现吧。已经很幸运了,真希望未来能够做点什么改善这群国内弱势群体的处境。书友【普绪克】的回答:我的人生平平淡淡,循规蹈...
作为“垮掉的一代”灵魂人物的心灵自传,《在路上》被称为“垮掉的一代”文学运动的宣言书,也是年轻一代对抗世俗桎梏的精神自白,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轰动美国,至今依然是世界各地青年的精神读物,也是历久弥新的美国文学经典。小说主人公为了追求个性,与几个年轻...
傍晚整理书橱,翻出了压箱底的20个译本的在路上《在路上》,“十年一觉扬州梦”,掀开了我尘封的记忆。 图二:20个译本的《在路上》,藏着我的青春 《在路上》影响了几代国人的青春,最早是60年代的内参“黄皮书”,1962年的施咸荣(钱钟书的学生《麦田守望者》最早译者)与黄雨石的节译本《在路上》,在爷爷的书箱...
本周福利——福利一:到新华书店“声音阅读”专柜购买《在路上》,送价值20元的拿铁咖啡一杯。人间有味,咖啡与书才是最佳伴侣!你买书,我送咖啡! 福利二本周内(4月13日前)到德宏新华书店购买《在路上》均打八折。注意,只有本周哦!也可以到德宏新华书店网...
这个观点尤其适用于《在路上》,如果不了解凯鲁亚克在什么时代背景下讲述了这个故事,那几乎没可能读懂他。《在路上》是凯鲁亚克29岁时完成的作品。1951年4月,凯鲁亚克花三个星期,使用他独特的“率真文体”(本书译者李继宏先生对此的解释是“写作时不推敲,写的越快越好,写完后不审查不修改,最大限度呈现真实的自我”)...
在人类文学史上,《在路上》是一部永恒的精神宣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去尝试、去折腾、去闯荡,在生活之路上寻找信仰和力量,也几乎是所有经典公路片的灵感来源。 亚马逊中国本书售价0.99元,价格优惠,喜欢读电子书的朋友们可以看看~
虽然因为成书比较早,里面的观念和环境也有点不合时宜了,对女性角色的态度还是上世纪封建余毒,女人是背景板、男人的附庸,虽然确实是底层人民的真实写照,但是读起来还是不太舒服。不止一次有写主角认为“我是个男人所以不能和女人一样哭哭啼啼表露感情”,这也成为主人公不敢流露感情的枷锁。整体角色的思想观念还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