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2)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小强测得实验结果如下: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
(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___. (2)写出该实验中硬质玻璃管里出现的现象:___,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
解答解:(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使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使实验结果准确. (2)实验中硬质玻璃管里出现的现象是红色铜逐渐变成黑色;铜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_2CuO; (3)由此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25mL−22mL25mL25mL−22mL25mL×100%=12%...
(1)加热时可观察到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在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把装置中的氧气耗尽.注射器的活塞摩擦力较大,注射器的分度值较大,装置漏气等,都能够影响实验结果. (2)工业城市中要燃烧大量的化石燃烧煤炭,煤炭燃烧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的亚硫酸能使雨水的pH降低; ...
让红磷充分与氧气接触,更好地发生剧烈 氧化反应(燃烧)
①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③加入铜丝量太少;④加入铜丝量太多 (4)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学到的测量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方法是 。相关知识点: 身边的化学物质 地球周围的空气 空气的成分及用途 空气氧气含量的测定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及误差分析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其他方法 试题...
乙装置可视为甲的改进装置,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乙装置与甲装置相比较,优点是 。小强测得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25 mL,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22 mL。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1%(填“>”、“=”、“<”)。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1)加热时可观察到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在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把装置中的氧气耗尽.注射器的活塞摩擦力较大,注射器的分度值较大,装置漏气等,都能够影响实验结果.(2)工业城市中要燃烧大量的化石燃烧煤炭,煤炭燃烧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的亚硫酸能使雨水的pH降低;(3)一...
解答 解:(1)观察装置,注射器的前端、璃管比较细,不利于铜丝与注射器里的氧气反应,为了使注射器里的空气中的氧气能充分与铜丝反应,在实验加热过程中,可以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2)铜和氧气反应文字表达式为:铜+氧气加热→→加热氧化铜,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解答:解:加热前铜丝呈红色,加热一段时间呈黑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 点燃 . 2CuO,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 该实验中铜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与氧气充分接触,加热的过程中应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目的是把装置中的氧气耗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