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中,袁了凡先生最开始相信宿命论,后来在云谷禅师的开导下,他开始觉醒,开始向内求,认为“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最终改变了命运。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也,是求有益 - 木子凡于20240
《了凡四训》:在戒律中修行,在饮食禁忌中见智慧 《了凡四训》中说:真正修为高的人,在任何境界里都能怡然自得,也能和任何人友好相处,“妖魔鬼怪”也不例外。1、六祖大师曾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修行。期间,和打猎的人们居住在一起,为他们烧火做饭,猎人要吃肉也为大家烧肉。杀生是佛家大忌。六祖天天眼睛看...
《了凡四训》中说:"天地在上,我们很难欺骗鬼神。即使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做事,头顶的神明,也看得清清楚楚,一一记录;重则让你遭遇各种祸害,轻则让你折损现世的福报,我们怎么可以不存敬畏之心呢?”。 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虽不见闻,亦不敢忽。做人,要心怀敬畏,时时慎独,才能行有所止,无知者无畏,愚蠢的人,不...
所以说无论遇见福还是祸,其实都是自己招来,答案都藏在自己身上。 在《了凡四训》之中有这样一句话: 大都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其过于厚者常获福,过于薄者常近祸,俗眼多翳,谓有未定而不可测者。 大多时候,人生吉凶祸福的症状都是萌发于他的内心,表现在他的行为上,那些厚道的人常常能获得福报,刻薄...
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中,《了凡四训》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为人们指引着改变命运的方向。其中有四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值得我们铭记于心,反复咀嚼。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 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心得感悟】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这句话告诉我们,世间一切的福泽,都...
这是《了凡四训》中的一句名言。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命运和福报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了凡四训》是明代思想家袁了凡在晚年时写给儿子的家训。书中强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积善累德,谦恭待人,就能感格上天,求得福报。
我们就来学习袁了几先生在《了凡四训》中归纳出的具体十种善的内容:一、与人为善:袁了凡先生对什么是与人为善举了一个例子,他说从前舜在雷泽的地方,见捕鱼的人相互争夺有利的捕鱼位置,对于强横的,他不去批评他们的过失,而对那些肯退让的人,则加以表扬称赞。同时,他自己也去参加捕鱼,并以身作则,把...
当你真正读懂《了凡四训》时,你就会明白,所有的定数都可能成为变数,命运,永远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01 可以信命但别认命 袁了凡是明朝重要的思想家。他小时候的梦想就是读书,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走上仕途。然而,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希望他放弃科举考试的梦想,改行去学医。袁了凡孝顺...
了凡先生开始改名,从“学海”改为“了凡”,寓意了绝凡夫的见解。他每天对自己的言行与思想小心谨慎,用十年时间做了三千件善事,积累了功德,改写了自己的人生。🌱 阳德与阴德 《了凡四训》中提到:善行无穷尽,十件广发扬。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多积阴德(不为人知、暗中所施的功德),相对应的“阳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