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圣迹图》是清代画家焦秉贞的绢本设色画,创作于雍正、乾隆年间。焦秉贞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画家,擅长人物、山水、花卉和楼阁的描绘。他以精湛的笔墨和细腻的色彩,将孔子周游列国、游说诸王的典故生动地呈现出来。在这幅画中,孔子神情恭肃,面带微笑,席地而坐,宛如一位长者在传授智慧。他的眼神深邃而慈祥,...
原来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册《孔子圣迹图》,是由石刻初版外加吉府贤王再创作共同构成的。但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众多古籍淹没在其中。最早的石刻版已经失传。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册嘉靖二十七年的沈藩本是传世最早的《孔子圣迹图》。它和另一册被收藏于国家图书馆的圣迹图共同成为传世最早且最完善的《孔子圣迹图》。而且,...
由上述可知,就现今存世之《圣迹图》而言,嘉靖二十七年沈藩刻本已是存世之本中最古者。 郑振铎先生曾言:“所有这些《圣迹图》,在考古学、历史学上的价值并不高”,诚哉斯言。盖古人作《圣迹图》,并不在于对春秋时期社会生活的考察,而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艺术创作。明清两代,《圣迹图》刊版甚伙...
孔子圣迹图,又称《三十六孔圣迹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幅重要的绘画作品。这幅图画共分三十六幅,用明版彩绘绢本制成,现收藏于孔子博物馆。孔子圣迹图以孔子及其弟子的生平事迹为主要内容,描绘了孔子的诞生、求学、教书、回国、立德、修身、安民等重要历程,以及孔子弟子的生平、言行等情况。孔子圣迹图不仅是一...
《孔子圣迹图》清同治十三年孔宪兰刻本(共105幅图)简介:系孔子七十二世孙孔宪兰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主持刊刻的版本,从其所撰《新刊圣迹图记》可知,正是由孔庙圣迹殿石刻翻摹而来,所谓“依绘旧图,施诸枣梨”是也。全卷计105幅,每幅宽29.5厘米,长41厘米,从颜母祷于尼山生孔子,到孔子死后子弟庐墓为止,并附...
明人彩绘圣迹图册页--灵公问阵图:鲁哀公二年,孔子回到卫国,一天,灵公问孔子如何排列军阵。孔子讲求礼义,反对战争,回答说没有学过,卫灵公很不高兴。第二天,同孔子谈话时,灵公仰观飞雁,怠慢孔子。孔子于是离开卫国,到陈国去。临河而返图:孔子在卫国得不到重用,想到晋国去见赵简子,到黄河边上听说...
据报道,此次展出的《圣迹图》由明人所画,是孔子各类《圣迹图》中最早的版本,也是我国最早形成的连环画作品,用连环画的方式再现了孔子一生行迹。 孔子死后,被世人尊称为“圣人”,还成了“大成至圣文宣王”。可是在生前,孔子并没有这么好的待遇,虽然也受到了各国礼遇,但大部分时间,“累累若丧家之犬”。 其实,在最...
【第12套图】明代名臣张楷手绘原本《孔子圣迹图》17幅 【第11套图】宋 刘松年绘 孔子圣迹图 十幅卷 绢本 【提醒:上图为大图,点击可查看原大图】 孔子圣迹图 手卷 设色绢本【此图来自: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4秋季拍卖会,编号:3246】引首:孔子圣迹图。鉴藏印:吴越王孙。题跋:“.……其中一幅款题:顾德谦绘...
《孔子圣迹图》是由清代画家焦秉贞所著的一幅国画。该画为绢本设色,纵29.2厘米,横35.7厘米,现流落于美国圣路易斯美术馆。作品介绍 《孔子圣迹图》主要取材《史记·孔子世家》,亦兼采《孔子家语》、《论语》和《孟子》等,因事绘图,缘图配文,图文并茂反映孔子一生行迹。作品赏析 《孔子圣迹图》构图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