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达尼尼圣殇》是米开朗基罗在生命的最后一年(1564年)创作的。与早期的《圣殇》相比,这件作品更显简约粗犷,雕塑的表面甚至有许多未打磨的痕迹。这种未完成状态却赋予了作品一种独特的生命力。雕塑中那种未打磨的粗糙感,与其说是缺憾,不如说是对生命无常的深刻隐喻。构图解析:圣母玛利亚和耶稣的形象几乎垂直对齐,形...
《垂死的奴隶》高215厘米,创作时间可以追溯到1513年。这件作品展示了米开朗基罗对人体解剖学的深刻理解和对雕塑材料的精湛技艺。与同一时期创作的《被缚的奴隶》(现收藏于卢浮宫)一起,它们同为陵墓的第二个项目。📜 历史事件: 米开朗琪罗写给朋友的一封信证实了这两尊雕像的年代,信中谈到了别人在他的罗马房子...
《圣殇》,或称《圣母怜子》,是米开朗基罗于1497年应法国枢机之邀创作的雕塑杰作。这座雕塑不仅是他成名之作,更以其深刻的故事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闻名于世。它取材自《圣经》中的经典场景,生动地描绘了圣母玛利亚怀抱钉死基督时的悲痛之情。在这座雕塑中,基督以一种沉静而庄重的姿态躺在圣母的双膝间,肋骨...
一、《圣殇》的构图分析 《圣殇》采用了稳重的金字塔式的构图,,不仅显示了主题的庄重与神圣,而且使该雕塑成为了一个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塑。如果转到作品的背面,人物的面目隐匿不见了,我们看到的是如巨鸟一样的圣母用衣巾呵护着儿子的沉重背影,特有的光影效果使这一尊雕塑孤独地在天地间沉默。 二、...
《圣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圣殇》又名《哀悼基督》《圣母怜子》,创作于1497年至1499年(也有说法为1498年或1499年单独一年),是米开朗基罗应法国枢机(也有说法为法国红衣主教)之邀而创作的,它描绘了圣母玛利亚怀抱着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基督时悲痛万分的情形...
米开朗琪罗的《隆达尼尼的圣殇》雕塑,创作于1552年至1564年,使用大理石材质,高度达到194厘米。这件作品现藏于米兰的斯福尔扎古堡博物馆。《隆达尼尼的圣殇》是米开朗琪罗创作的一组新型雕塑,轮廓虽然有些模糊,但正是这种模糊的美感,让人联想到艺术家诗句中的“我模糊的双眼期盼着美,而灵魂需要拯救”。这件作品是米开...
米开朗基罗《圣殇》雕塑创作记 2012年,我创作了这件混合材料的雕塑作品《圣殇》,以表达对米开朗基罗及其《哀悼基督》作品的最高敬意。这件作品不仅是我最大的雕塑之一,更是对我雕塑技艺的一次全面挑战。 作品中间的金属骨骼部分,耗费了我两个学期的金属焊接课程,象征着永恒的坚定与死亡的气息。这份凄美的色彩,不仅体...
米开朗基罗可能是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艺术家。他在绘画、雕塑、建筑上都有独一无二的造诣。在他整个艺术生涯中,他重新定义了艺术实践本身。他反对艺术家顺着教皇和赞助商的强权进行创作,艺术家应该创造自己思想中的艺术。 米开朗基罗的这座大理石杰作圣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24岁的年轻人如何迫切的想要向世人展示他能达到...
座"圣殇"雕塑取材于《圣经》中圣母马利亚默悼受难而死的耶稣一 幕,米开朗基罗用灵巧无比的手雕凿出无言无色却圣洁纯真的面庞, 其间的艺术之美和神性之美得以完美呈现。 温润内敛的理想之美:《梵蒂冈圣殇》 1498年,23岁的米开朗基罗初出茅庐、才华横溢,他接受法国 ...
雕塑《圣殇》中圣母玛利亚的表情非常的哀伤,胸前衣服有一根带子,上面签着米开朗基罗自己的名字。 这件作品是大师24岁时花费2年时间为一位红衣主教的葬礼而作,后移到这里。当时有人说它出自另一位雕塑家之手,大师一气之下当晚在圣母胸前斜挎的肩带上刻了一句话:这是佛罗伦萨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事后他很懊悔自己的鲁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