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过圣时门后的院落 穿过圣时门,便进入了一个古树环绕的幽静院落。前行不久,一条清澈的小溪静静流淌,其上横跨着三座精致的石拱桥。桥栏环绕,雕刻着精巧的石狮,仿佛将水“壅绕如壁”,由此得名“壁水”。而这三座桥也因此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壁水桥”。昔日,唯有皇帝在祭祀时方能踏入中间那座宏伟的...
20221008上午: 1、“圣时门”位于5A景区“曲阜三孔”里的“孔庙”内。孔庙也称“阙里至圣庙”,是全国最大的孔子庙,位于 “孔府”隔壁,是国内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始建于前479年鲁哀公时期,以孔子住的三间茅草屋为庙,唐朝扩为30间、宋朝扩为300多间、明清两代达到现在的466间。景区三种公交普通大巴、三轮车和马车...
「走进曲阜」孔庙之圣时门 圣时门是孔庙的第二道大门,圣时门三门并列,四道台皆同上,中央盘龙。此门命名来源于孟子,据《孟子》记载:“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意思是说,孟子将中国古代的四位圣人做了比较,在圣人之中孔子的思想主...
文教授介绍道:“这是圣时门。如果把棂星门作为孔庙第一道大门,那圣时门就是现在孔庙的第二道大门了。它最早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原名宣圣门,当时为孔庙的正门,即第一道大门。弘治十二年(1499年)扩建。清雍正八年(1730年)清世宗赐名为圣时门,清高宗题匾。这也就是说,明代永乐十三年(1415年)的时候,...
圣时门介绍:圣时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3间,弘治年间扩为5间中设拱门3券,碧瓦歇山顶,四周是深红的墙皮,券内是杏黄的墙里,前后石阶上各有石刻龙陛。由拱门内望,令人有深邃莫测之感。 景区简介: 曲阜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是孔子的故乡,城中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
孔庙圣时门是孔庙的正门,得名于清世宗雍正八年,以彰显孔子时代适应性的重要地位。以下是关于孔庙圣时门的详细信息:命名由来:在古代文献《孟子》中,孟子赞誉孔子为“适时圣人”。基于此,清世宗在雍正八年郑重赐予孔庙正门以“圣时门”之名。建设历程:圣时门的建设始于明永乐十三年,最初为3间。...
圣时门,是明代孔庙的第一道大门 ,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弘治十二年(1499年)扩建,清雍正八年(1730年)世宗皇帝赐名为“圣时门”。此门立于1.15米高的台基之上,5间,中设拱门3间,高12.09米,长23.03米,宽11米,砖木结构,五踩斗拱,灰瓦绿边单檐歇山顶。前后御道上各有浮雕...
一是皇帝来曲阜朝孔时,要行“三跪九叩”大礼,走圣时门;二是孔府历代“衍圣公”出生时才能打开“圣时门”,除这两种情况外,此门不轻易开启,平常都走旁边的快睹门、仰高门。快睹门,是先睹为快的意思。也就是说孔子的学问“四书五经”,谁先学,谁先有文化,谁先学,谁先有知识,争相学习,以先见先读为快乐...
接着我们讲述至圣时门。 圣时门原为明代孔庙正门,建于明永乐十三年,清雍正八年赐名为“圣时门”。“圣时门”三字为乾隆手书。 皇帝来曲阜朝孔要行“三跪九叩大礼”,走圣时门;历代“衍圣公”出生时打开“圣时门”,除这两种情况外,此门不轻易开启。 该门布设门钉,门钉使用的数量,明代以前,无明文规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