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之道,中而已矣。尧舜禹三圣人,为万世法,一允执厥中也。不及不谓之中,过亦不谓之中。请即此而论之。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其父将死,遗命立叔齐。父卒,叔齐逊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立而逃之。其后,周武王伐商,去隐于首阳山,耻食周粟,遂饿而死。孔子尝称之,曰“古之贤人...
作歌曰:“登彼西山兮,爱采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节选自孔颖达《春秋正义》) 材料二: 圣人之道,中而已矣。尧舜禹三圣人,为万世法,一允执厥中也。不及不谓之中,过亦不谓之中。请即此而论之。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其父将死,遗命立叔齐。父卒,叔齐逊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
作歌曰:“登彼西山兮,爰采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节选自孔颖达《春秋正》正义》 材料二: 圣人之道,中而已矣。尧舜禹三圣人,为万世法,一允执厥中也。不及不谓之中,过亦不谓之中。请即此而论之。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其父将死,遗命立叔齐。父卒,叔齐逊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
舜传禹是16字真言。大禹谟中记载了舜和禹经世治国的传心心法,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其主要意思是,世上人心的是危险难安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只有精纯专一,不偏不倚,诚恳的秉执其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我们的国家。 明代有一位大贤者说,圣人之道,中而已矣,尧舜禹三圣人为万世法,一矣也。
“尧舜之心,见于从事者兢兢致道而已,孳孳为善而已,惕然如有所警,勉然常若不及,终日乾乾,无少断续。安乐和易,此心发之;鄙诈邪慢,此心拒之。故一日兢兢孳孳一日尧舜也,一岁兢兢孳孳一岁尧舜也。日复日,岁复岁焉,洞达流通,与道不隔,则子为尧舜乎,尧舜为子乎,荡荡巍巍,复在吾目中矣。”11尧舜一心,...
反过来说,以这样的境界进入社会,出入于功名富贵之中,你仍可以稳居于“无为”之中。那时,凡夫的种种作为、种种烦恼,在你这里全成了功德,成了菩提,一切所为皆成菩萨道了,这就是“则为出于无为矣”。我们看,庄子的境界实非常人所能及呀! “欲静则平气,欲神则顺心,有为也欲当,则缘于不得已,不得已之类,...
出自战国末期韩非《韩非子·五蠹》,原文:然则今有美尧、舜、鲧、禹、汤、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译文:既然如此,那么在今天要是还有人推崇尧、舜、禹、汤、武王的政治并加以实行的人,定然要被现代的圣人耻笑了。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
墨翟、禽滑釐之意则是(52),其行者非也。将使后世之墨者,必自苦以腓无胈、胫无毛相进(53)而已矣。乱之上也,治之下也。虽然,墨子真天下之好(54)也,将求之(55)不得也,虽枯槁不舍(56)也,才士也夫! 【注释】 (1)侈:奢侈。不侈句:不以奢侈教育后世。指墨家违背周道而用夏政。
,夫子只是在“描述”。我想“述而不作”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另外,儒家的精义是一句话一个字中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