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500名“土记者”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 采写出了一大批守正创新的好作品 为阳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阳新县委书记、县长杨波说 (杨波鼓励各级媒体记者,引领阳新“土记者”们讲述阳新好故事)全县上下的“土记者”们 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阳新篇章 增添了无限光彩 提起这些土记者 阳新人耳熟能详 原县委宣传...
今天,本官微刊发两组黄山风景区“土记者”的日常摄影作品,供大家欣赏。 作品名称:《神游黄山》;作者:姚育青 作品名称:《仙桃石》;作者:李金刚 作品名称:《猴子观海》 ;作者:阚延凤 作品名称:《惊涛骇浪》;作者:王青华 作品名称:《红叶》;作者:蔡季安 ...
今天,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一个属于全体新闻工作者的节日。在黄山风景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许没有专业的新闻背景,或许没有受过系统的新闻培训,但他们却怀揣着对黄山的热爱和对宣传好黄山的执着,用镜头捕捉美景,用笔触记录变迁。他们,就是黄山风景区的通讯员,我们...
土耳其记者厄兹古尔•古尔布兹 【环球网报道 驻土耳其特约记者 汤剑昆 记者 乌元春】一年一度的中国“两会”3月初在北京拉开帷幕。作为观察中国内政外交的窗口,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正通过关注中国“两会”,倾听来自中国的声音。近日,环球网推出“世界网友看两会”大型策划,邀请各国民众发表对中国的看法及期望。
2021年12月的一天,记者来到了山阳县高坝店镇井岗村,步行翻过一个山岭,沿一条小河而上走了约5公里山路,在铁炉沟深处的两间老土屋里,见到了朱逢喜。 酷爱新闻写作的山里娃 朱逢喜原名朱封喜,1954年1月24日出生于高坝店镇原南家垤村铁炉沟一个普通农家,是个土生土长的山里娃。
“土记者”这个词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那时,社会主流媒体仅有报纸与广播。为了宣传农村改革大潮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当时的无锡郊区各公社都先后从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中青年农民中选拔出一名“土记者”,专门从事本公社的新闻报道工作。这支“土记者”队伍经过几轮业务培训就迅速上岗,本人也是其中的一员。
做一名“泥土型记者”的快乐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其中回顾了基层减负相关情况——“党中央确定2019年为‘基层减负年’,着力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取得明显成效”。回溯“基层减负年”的源起,正...
村民们送给我们这些农民通讯员一个雅号,叫“土记者”。1974年,我被选调当上了唐县广播站记者,成为正儿八经的新闻工作者。一晃40多年过去了,现已退休闲居的我,每当想起这段“土记者”的多彩生活,总感觉酷了一把,美滋滋的。特别是工作中常用的四件宝,它们像亲人一样陪伴着我,每当想起它们,总觉得爱在心底,暖在...
刘金英以感恩党和政府的情怀,以“土记者”的笔触,扎根基层,服务百姓,如痴如醉地“爬格子”56年,先后有11000多篇新闻报道在各级新闻媒体刊发,被新华社聘为“特约通讯员”,被衡水日报等多家新闻单位聘为“特约记者”。 上世纪60年代,初中毕业的刘金英被合立公社聘为通讯报道员,从此在报刊上发稿接连不断。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