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考点——中国土地改革 中国土地改革,亦称土地制度的改革或土地革命,简称土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废除封建半封建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运动。一、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1937年)1928年12月,中国共产党颁布了开创农村根据地后的第一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
在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1947年12月,在党的十二月会议,毛泽东强调:在土改中必须注意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必须满足贫农的要求;二是必须坚定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农民的利益,1948年4月,毛泽东在...
在方针政策上、在行动上冒进,在斗争的问题上、在发生争论的问题上乱斗,这是‘左’,这个不好。”②土改时期的“左”倾乱斗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③:一是阶级斗争扩大化,除了地主富农之外的很多中农甚至贫农成了斗争对象,遭到严厉打击;二是斗争过于激烈,无数斗争对象在经济上被“搞光”,政治上被“打倒”,人身被痛殴...
土改时期的具体政策主要围绕土地所有制的变革和土地使用权的调整进行。以下是土改时期的一些核心政策: 一、土地所有制的变革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废除 土改时期,无产阶级领导的劳动农民通过革命手段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一变革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准备了条件。 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建立 在废除...
土地改革运动时期,从经济基础上彻底摧毁了地主阶级,同时也削弱了富农阶级。没收或征收的土地、财产全部分给了贫雇农和部分下中农,使农民所得到的土地占到耕地总面积的95%,基本上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需求。又通过土改后期的复查运动,对错划成分的中农以及对某些...
一、现有的几种关于土改时期“左”倾现象发生原因的研究 关于“左”倾,毛泽东曾有一个党内的权威性界定:“什么叫‘左’?超过时代,超过当前的情况,在方针政策上、在行动上冒进,在斗争的问题上、在发生争论的问题上乱斗,这是‘左’,这个不好。”土改时期的“左...
国府代表的是大资本家、财阀、地主的利益,如果在大陆时期进行土改,反而更会加速他们的崩塌速度。逃到台湾之后,反而有了这样的土壤,可以打破旧格局。陈诚等人在50年代的台湾,主持进行了类似大陆土改的活动,一定程度上改善民生,也稳固了当局的统治。但就大势而言,反动派已经彻底丧失翻盘机会了。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土改时期,中国农村阶级成分主要划分为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和雇农。地主是拥有大量土地,但不从事劳动,依靠剥削农民地租或放高利贷为生的阶层。富农则占有多量的土地、耕畜、农具,自己参加主要劳动,同时剥削农民的雇佣劳动。中农拥有一定的土地、耕畜、农具,自给自足,通常不剥削其他农民。贫农则是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