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由土地革命时期的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所有转变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的根本目的是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地主经济对农民的剥削,以调动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把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争取到抗日统一战线的联盟内。
土地革命战争(1927 - 1937年):也称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为反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工农民主政权而进行的革命战争。 解放战争(1946 - 1949年):是1946年6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
一、土地革命战争 土地革命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它开始于1927年,终结于1949年。土地革命战争的重要经验主要包括群众基础的广泛性和战略的耐心等方面。 首先,土地革命战争的成功离不开广泛的群众基础。共产党通过积极开展土地革命、减轻农民负担等一系列措施,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土地革命战争中...
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并不是并列的。土地革命战争,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群众和革命士兵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的革命战争。抗日战争,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因此,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并不是并列的。
1 简述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2【题目】简述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3 简述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4 简述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5 简述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结合所学知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阶级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因而共产党实行“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的土地政策,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共产党倡导全民族抗战,因此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以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美帝...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革命路线和分配土地的方法.到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土地革命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条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和正确进行土地分配的方法.即:(1)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促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在全国创建了大小15个革命根据地。为了支援革命战争,发展苏区经济,各根据地建立了财政金融机构,发行货币。这些货币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印制,质量较差,材质多样。1932年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江西瑞金叶坪成立,自1932年7月开始发行...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土地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1、含义: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的革命。2、背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蒋介石发动围剿,中共在根据地开展的。3、原因:(1)封建土地所有制阻碍生产力发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