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卫三,也被称为特堤斯(Tethys),是一个由冰构成的卫星,类似于土卫五和土卫四。它的密度为0.97g/cm³,表明土卫三几乎完全由水冰组成。土卫三的表面经历了严重的撞击,布满了许多冰裂缝。它是太阳系中反射率最高的天体之一,反射率高达1.229。这种高反射率部分是由于土星昏暗的E环物质造成的,这些物质还包括土卫二...
土卫三(英语:Tethys)是一颗土星的卫星,由意大利科学家乔凡尼·多美尼科·卡西尼在1684年3月21日所发现的。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土卫三 外文名 Tethys 别称 Saturn III 分类 卫星 发现者 乔凡尼·多美尼科·卡西尼 发现时间 1684年3月21日 质量 (6.17449 ± 0.00132)×10的20次方kg ...
土卫三(Tethys,又译为特提斯)是土星的第五大卫星。它的不规则形状平均半径为533公里,直径为1076.8×1057.4×1052.6公里。这颗冰冷、无空气、伤痕累累的星体与姊妹卫星土卫一和土卫五非常相似,只是土卫三没有其他两颗那样坑坑洼洼。这可能是因为它靠近土星导致了更多的潮汐变暖,而这种变暖使土卫三部分熔融的时间更长...
土星第五大卫星土卫三 在卫星个数方面,土星也是目前太阳系中第二多的行星,目前已知卫星最多的行星是木星,总共拥有79颗卫星。土星拥有62颗卫星,其中土卫六“泰坦”是太阳系第二大卫星,仅次于木卫三,另外土卫五和土卫八分别是太阳系第十大和第十一大卫星,土卫四是太阳系第十五大卫星。 太阳系卫星家族 今天我们来介绍...
这个海洋在土卫三脱离共振关系后完全冻结。在土卫三完全固化前形成的坑洞很可能被后来的地质活动所消除。另一种解释伊薩卡峽谷形成的理论是,奧德修斯撞擊坑形成时产生的巨大撞击,形成了冲击波,传遍土卫三,导致另一面的表面破裂,形成了伊薩卡峽谷。土卫三的表面温度达到了摄氏-187度。
泰坦后方的是什么?原来是土星的另外一颗卫星:土卫三(Tethys)。去年底卡西尼号太空船绕行土星时,捕捉到满是坑洞的土卫三滑行到被土星大气垄罩的泰坦背后。土卫三上最大的陨石坑(Odysseus)也清晰可见。泰坦浅薄的低层橘色大气以及异常的高层蓝色薄雾都在图中一览无遗。土卫三所在的位置大概是泰坦的200万公里之外,而卡...
土卫三是太阳系主要卫星中密度最低的卫星,几乎完全由水和冰组成,岩质比例也极低。其表面有该类卫星常见的陨石坑、山脊和冰火山,其中包括一个宽度超过400千米的陨石坑。老实说,土卫三并不是一颗能让人兴奋的卫星。它就像是个在太空中运行的纯白雪球。 不过,这些都是过去
土卫三的形成可能与其独特的轨道位置有关。由于它离太阳较远,温度极低,水只能以固态冰的形式存在。在这样的环境下,水冰很容易吸积,形成厚厚的冰层。而且,土卫三的轨道几乎是圆形,偏心率极低,这意味着土星的引力对它产生的潮汐加热作用非常有限,这也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土卫三没有像其他天体那样,存在“冰下...
土卫三和土卫四这两颗被称冰卫星头号英雄.mp4, 视频播放量 174、弹幕量 0、点赞数 4、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1、转发人数 0, 视频作者 账号已注销, 作者简介 ,相关视频:无缝拼接的这块金属是怎么做到的?,跳水飞跃陆地,怎么保证落入水中? #科普 #解压 #极限运动 #悬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