⑥治小儿疳积:鲜土丁桂五钱至一两,或加鸡肝一个,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⑦治疔肿:鲜土丁桂捣烂敷患处。 ⑧治疥疮:鲜土丁桂每次两,枯矾少许,煎汤洗患处。 ⑨治蛇咬伤:鲜土丁桂,捣烂绞汁,和酒内服,渣敷患处。(⑦方以下出《泉州本草》) 中药百科 按分类查药 解表药 清热药 泻下药 祛风湿药 芳...
文献 出处: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福建民间草药》:清热泻火,涩精益阴。2.《南宁市药物志》:外用止血消肿,清肝热,退翳。3.《广东中药》:清湿热。治赤白痢疾,湿热肚痛。土丁桂问答 Q鹿衔草是鹿含草吗 A鹿衔草是鹿含草,鹿含草是鹿衔草的别称。除此之外,鹿衔草也被称...
1、治痢疾:土丁桂50~100g,红糖25g。水煎服,日服二次。 2、治淋浊白带:土丁桂50~100g,冰糖25g。水煎服。 3、治疔肿:鲜土丁桂捣烂敷患处。 4、治蛇咬伤:鲜土丁桂,捣烂绞汁,和酒内服,渣敷患处。 药用部位 为旋花科植物土丁桂的全草。
土丁桂(学名:Evolvulus alsinoides)是旋花科土丁桂属植物,别称包括伏地素、白鸽草、过饥草等。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常见于草地、路边或丘陵地带,全草可入药,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等功效。 一、别名及由来 伏地素:因植株常贴地生长,叶片呈素绿色而得名。 1. 白鸽草:花朵形态似白鸽展翅,民间以此命名。
土丁桂的味道略带甘甜,并伴有微苦,其性质偏凉。它具有清热、利湿和解毒的三大功效,常用于治疗黄疸、痢疾、淋浊、带下、疔疮以及疥疮等病症。【用法用量】内服时,通常煎汤服用,用量为1至3钱(鲜品则为1至2两),或捣汁饮用。对于外用,可以捣敷患处或煎水洗涤。【应用】土丁桂在传统医学中有多种应用方式,...
土丁桂:现代草药健康应用详解 土丁桂,学名Evolvulus alsinoides L.,拥有多个别名,如小鹿卸草、过饥草等。这种植物属于旋花科土丁桂属,是一种一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高度介于20至50厘米之间,其茎纤细且多分枝,覆盖着丝状毛。叶片形态多样,可能是窄长矩圆形或广椭圆形,边缘全缘。花期跨越春至秋,花朵小而...
【土丁桂的简介】 土丁桂,别名:毛辣花、白鸽草、白毛将、白头妹、过饥草、毛将军、银花草、暴臭蛇、烟油花,拉丁文名:Evolvulus alsinoides (L.) L. 旋花科、土丁桂属多年生草本,茎少数至多数,平卧或上升,细长,具贴生的柔毛。叶长圆形,椭圆形或匙形,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及台湾省有分布。灌丛及路边。自热带东...
土丁桂为旋花科植物土丁桂Evolvulus alsinoides (L.) L.的全草。7-10月采收,鲜用或晒干。产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地。植物名土丁桂 拼音TuDingGui 学名Evolvulus alsinoides (L.) L. 别名毛辣花、白鸽草、白毛将、白头妹、过饥草、毛将军、银花草、暴臭蛇、...
土丁桂是一种一年生的柔弱草本植物,高度在20到50厘米之间。它的全株都被银灰色的绒毛覆盖,看起来毛茸茸的。叶子互生,长圆形,长度在4到6毫米之间。花是单生于叶腋的,颜色是淡蓝色,果实则是球形的,常常四瓣裂开。 生长环境 🌍 这种小草喜欢干旱的荒野草地,所以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比较常见。如果你有机会去那些地方,...
土丁桂属 Evolvulus 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被散在或较密的丝状毛。茎纤细,多少分枝,扩展或抖举,一年生枝常伏卧。单叶互生,近无柄;叶片变异大,窄长矩圆形或广椭圆形,长约6~25(~35)毫米,腋生,先端短尖,基部钝圆,全缘。春至秋开花,花小,腋生,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