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鼎盛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最频繁的时期之一。圆明园,是清代皇帝的居所和办公所,是清代皇帝的游乐和休闲所,是清代皇帝的礼仪和外交所,是清代皇帝的文化和艺术所。圆明园,是中国的骄傲,是世界的奇迹。遭遇浩劫 圆明园的遭遇浩劫,是在清末,这期间,圆明园遭到了英法联...
圆明园的浩劫,是中国人民的耻辱,是世界文化的损失。 圆明园的主要景点 大水法: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圆明园海晏堂内,是海晏堂十景之一,建于清乾隆十年至二十四年(1745年—1759年)。西洋楼景区的主景就是人工喷泉,时称“水法”,特点是数量多、气势大、构思奇特,因此被称为大水法。主要形成谐奇趣、海晏堂和大水法...
圆明园的资料和历史背景简介 “圆明园”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康熙皇帝御书三字匾牌,就悬挂在圆明园殿的门楣上方。对这个园名雍正皇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
圆明园的文物和艺术品不仅反映了清朝皇家的富丽堂皇和优雅风范,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和创造智慧,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见证。圆明园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太久,它也遭遇了一场惨烈的浩劫,1860年,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攻入北京,先后洗劫并焚毁了圆明园,使之成为一片废墟。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耻辱,...
圆明园,这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曾是清朝皇家的骄傲与精神寄托。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然而,历史的沧桑巨变,使得这座曾经的辉煌之园化为一片废墟。本文将带您走进圆明园的历史长河,探寻其背后的故事与文化内涵。二、圆明园的兴建与辉煌 1. 皇家园林的...
圆明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间。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皇帝在圆明园赐居皇子胤禛,并赐名“圆明园”,寓意为“圆而入神,明而普照”,并开始大规模建设。雍正即位后,对圆明园进行了扩建和改造,增加了许多新的景点和建筑。乾隆时期,圆明园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建和修缮,形成了基本格局。嘉庆和道光时期,虽然...
圆明园资料和历史背景简介 圆明园,位于北京海淀区,是清朝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它始建于1707年,最初由康熙皇帝为庆祝寿辰而修建,经过雍正和乾隆两朝的扩建,逐渐发展成规模宏大的园林,融合了中西方的建筑艺术,堪称“天下第一园”。我曾亲自去过圆明园遗址,站在这些残破的建筑遗迹前,心情很复杂,既能...
圆明园简介资料和历史背景介绍 清军入关统治中原定都北京,炎热的夏天使身居故宫的康熙皇帝,感到异常的闷热,这让他想起原来在关外东北凉爽的夏日,满洲人过着自在惬意的游牧生活,于是他准备建造一处避暑园林。康熙46年在离故宫不远的地方,选定了一处周围湖泊水源充足,花草树木茂盛的园林,在这里建造了一所行宫,取名畅春...
圆明园,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圆明园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这三园紧密相连,占地面积约350公顷(520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