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灵测试与“中文房间” 及反驳 2009-11-17 22:43:38 《实验心理学》中的一个涉及人工智能的案例 提到了著名的图灵测试 以及一个著名的反驳——“中文房间” 这个反驳也不是没有反对声 下面分别是1 图灵测试 2 “中文房间” 3 “中文房间”的反驳 4 我对中文房间的反驳 1 图灵测试(Turing Test):被测试...
图灵测试与中文房间的连环反驳 假设读者们已经知道图灵测试,以及针对这个测试的反驳,中文房间。 一般人都会从直觉出发,给出这个反驳的反驳回应:虽然鬼佬不懂汉语,但是鬼佬和词典作为一个系统懂得汉语。这种反驳还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提出:即便是中国人,他们大脑中的任何一个细胞或者任何一块组织也不懂得中文,难道...
显然,大脑是作为一个系统才具有意识,中文房间也应该看作一个系统而懂得中文。 我们把这样的反驳称为“系统反驳”(System Reply),赛尔没有束手就擒,他也给出了反驳的反驳的反驳:假设中文房间里的鬼佬天长日久熟能生巧,将整本辞典烂熟于心,于是从房间里走了出来,自己就变成了中文房间的整个系统,成为一个“活的中...
图灵测试与中文房间实验 艾伦图灵的图灵测试指出让测试者与被测者隔开,通过装置向被测试者提问,若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无法确定被测者身份,则机器通过测试。 约翰希尔乐的中文房间实验,试图推翻人工智能过于强大的主张,实验方式是将一个完全不懂中文的人放进一个房间里,通过字条与门外的人交流,房间内的人有足够的翻译...
假设读者们已经知道图灵测试,以及针对这个测试的反驳,中文房间。 一般人都会从直觉出发,给出这个反驳的反驳回应:虽然鬼佬不懂汉语,但是鬼佬和词典作为一个系统懂得汉语。这种反驳还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提出:即便是中国人,他们大脑中的任何一个细胞或者任何一块组织也不懂得中文,难道我们要说中国人也不懂中文吗?
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台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
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台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 希尔勒...
“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台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 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
“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台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
“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