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2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刊登我国中山大学王猛教授团队与其他单位合作的成果,首次发现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 这是人类目前发现的第二种液氮温区非常规超导材料,将有望推动破解高温超导机理.使设计和预测高温超导材料成为可能。 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角度看,这一发现体现了()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洹星)北京时间1月6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正式发表了中国天眼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的研究成果。这为解决恒星形成三大经典问题之一的“磁通量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观测证据。中性氢是宇宙中丰度最高的元素,广泛存在于宇宙的不同时期,是不同尺度物质分布的最佳示踪物之一。
D.就算泰山胜在路程险且长,但是海拔不高 、 )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超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的一项重大成果,挑战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不变的经典理论。广袤宇宙的千亿星系中无时无刻不在诞生着新的恒星,同一恒星形成...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公布了2023年度十大人物(Nature’s10),今年比较特别,除了全球的重大科学事件中十位人物外,还有一位非人类——ChatGPT。 《自然》特写部主编理查德·蒙纳斯特斯基(Richard Monastersky)表示,ChatGPT占领了今年的各种新闻头条,科学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切身体会到其影响。 虽然ChatGPT不算是人物,也不...
近日,华进半导体公司总经理曹立强博士与物理学国际合作组nEXO合作撰写的学术论文《Imaging individual Barium atoms in solid xenon for barium tagging in nEXO》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自然》杂志是世界上最早的科学期刊之一,也是全世界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学术杂志之一,影响因子41.577,主要发表各个科学...
2017年12月19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发布了年度十大人物,中国量子通信科学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上榜。《自然》杂志还以《量子之父》为题报道了潘建伟。潘在量子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其中2017年6月,“墨子号”团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打破了此前国际上保持多年的...
近日,国际顶级科研期刊《自然》杂志出版方公布了最新的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本次榜单为2018年7月1日到2019年6月30日的大学/机构排名。 所有的机构总排名 从所有的机构总排名来看: 中国科学院所有机构加起来排名第一 哈佛大学排名第二 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第三 ...
第二步,2018年8月2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刊登了合成生物学领域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重大突破:中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染色体的真核细胞。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根据生物学定义,真核生物含有多条线形染色体,而原核生物通常仅含有一条环形结构的染色体。研究团队将具有16条染色体的单细胞生物酿酒酵母...
【题目】2017年12月19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发布了年度十大人物,中国量子通信科学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上榜。《自然》杂志还以《量子之父》为题报道了潘建伟。潘在量子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其中2017年6月,“墨子号”团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打破了此前国际上...
近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刊登了一篇极为吸引眼球的论文,说一种用于治疗肝病和消除胆结石的常见药,可能对治疗新冠病毒有奇效,而且还不怕病毒变异。科研人员进一步通过动物实验和体外的人体器官实验发现,熊去氧胆酸这种治疗肝胆病的常见药,以及一种名叫固甾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