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卫生条例》是全球卫生安全治理领域的法律基石,为实现全球卫生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自2022年11月至今,中方一直积极参与国际卫生条例修订谈判磋商。正在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上,中国代表就条例修订发言。近来,国际社会重新审视条例实施中的缺陷与不足,各缔约国认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体系存在严重不足,亟待进一步...
今天,小卫将带领大家重温这一国际卫生条例文件,了解世界卫生组织针对成员国疾病传播管理控制的规章制度。 《国际卫生条例》(“卫生条例”或“条例”)最初于1969年由卫生大会通过,之前的《国际公共卫生条例》由第四届世界卫生大会在1951年通过。 《条例(1969)》最初涵盖6种“检疫疾病”,随后于1973年和1981年进行修订,...
《国际卫生条例》是全球卫生安全治理领域的法律基石,为实现全球卫生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自2022年11月至今,中方一直积极参与国际卫生条例修订谈判磋商。正在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上,中国代表就条例修订发言。 近来,国际社会重新审视条例实施中的缺陷与不足,各缔约国认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体系存在严重不足,亟待进一步强化...
经核查,会议审议的《国际卫生条例》拟议修正案并不包括没有相关内容,大会只通过了对条例第59条的修订,将未来任何修正案的生效时间从24个月缩短至12个月。《国际卫生条例》虽然对世卫组织会员国和缔约国有法律约束力,但并未列入对不遵守条例的国家强制执行的机制,国家具有根据其卫生政策立法和实施法规的主权权利...
新华社记者 连漪 摄 新华社日内瓦6月2日电(记者曾焱)世界卫生大会1日通过一揽子《国际卫生条例(2005)》修正案,以确保所有国家建立起全面、健全的公共卫生制度,加强全球对大流行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监测和应对能力。本次修正案引入“大流行病突发事件”的定义,旨在促进更有效的国际合作,以应对有可能...
新华社日内瓦6月1日电(记者曾焱)世界卫生大会1日通过一揽子《国际卫生条例(2005)》修正案,以确保所有国家建立起全面、健全的公共卫生制度,加强全球对大流行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监测和应对能力。 本次修正案引入“大流行病突发事件”的定义,旨在促进更有效的国际合作,以应对有可能成为或已经成...
最初的卫生条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旨在防控霍乱、鼠疫和黄热病等传染病的国际传播。 2. 国际卫生条例的目的在于促进全球卫生安全,以协调各国在非常情况下采取措施,防止传染病扩散至国际范围,并避免不必要的贸易或旅行限制。其原则包括卫生和公共卫生应以人类健康为中心,尊重人们的基本权利和自由,避免社会经济困难及口头...
新华社日内瓦5月30日电(记者曾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监测预警司司长杨峰29日在第77届世界卫生大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支持对《国际卫生条例(2005)》进行必要的针对性修订,以加强各缔约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对条例的遵守与实施。杨峰说,《国际卫生条例(2005)》是全球卫生安全治理领域的法律基石,为实现全球...
新华社日内瓦5月30日电(记者曾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监测预警司司长杨峰29日在第77届世界卫生大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支持对《国际卫生条例(2005)》进行必要的针对性修订,以加强各缔约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对条例的遵守与实施。 杨峰说,《国际卫生条例(2005)》是全球卫生安全治理领域的法律基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