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发文称:“俄乌战争再次印证一个基本道理,不管大国还是小国,只有紧随世界大势抑或人类文明走向,才能顺势而为,有所成就。凡逆势而动,与文明作对,结局往往是悲剧……凡与大势冲突,与文明背道而驰者终将被淘汰……”。此前,公方彬曾称:俄乌战争,俄罗斯最终必败。而此文中,其更是认为:“...
作者简介:公方彬,1962年生,国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所副所长、正师职研究员,3次参加边境作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约评论员、全军统评系列评审专家、国防大学杰出中青年专家、入选全军首批创新型人才。 俄...
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完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瑜说还休 2024年6月6日 6月5日,国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公方彬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了一张截图,上面显示的文字信息是: “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主持人马尔丹,公开在电视上宣扬‘中国威胁论’,扬言无论何时都要防范中国。哪怕是在俄乌战争中美西方围堵制裁下,真正...
公方彬 国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大校军衔。 1980年入伍,3次参加边境作战,荣立一等功2次,三等功4次。1984 年3月被广州军区授予“模范思想工作骨干”荣誉称号,获二级英雄模范奖章。1999年4月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19年国庆前夕,荣获中共...
5月30日,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发文称: “俄乌战争再次印证一个基本道理,不管大国还是小国,只有紧随世界大势抑或人类文明走向,才能顺势而为,有所成就。凡逆势而动,与文明作对,结局往往是悲剧……凡与大势冲突,与文明背道而驰者终将被淘汰……”。 此前,公方彬曾称:俄乌战争,俄罗斯最终必败。而此文中,其更是认为...
在雷锋离开我们半个世纪之后,人们呼唤雷锋,也质疑雷锋;怀念雷锋,也恶搞雷锋。近半个月来,本报的“80后记者问雷锋”专栏针对“雷锋精神”和现实接轨时出现的困惑与问题连续发问,并邀请长期从事理论研究的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一一作答。作为一名“雷锋精神”的传播者与践行者,面对这种种矛盾,又会有怎样的思考?
当下中国,没有哪个目标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具诱惑力和想象空间。这是一个可追溯至孙中山先生的老目标、老口号。但让国人产生真切感及质感,还是因为取得了改革开放后数十年经济发展成就。由于有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作基础,中国才“最接近世界中心”,进而参与世界规则制订。 一个民族应当有富于精神激励作用的远大目标,但...
10月19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刊发国防大学军队政治工作教研室副主任、教授公方彬的署名文章《我们为什么要信仰共产主义》。 文章表示,共产主义社会是当下各种制度的殊途同归。我们应当把重点放在如何发展和完善共产主义信仰,我们需要跳出“左”右之争与旧有的思维方式和话语系统,弄清当代共产主义信仰的机理,产生依靠自己的科...
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在《中国梦为何选择中国道路》一文中指出:“西方的法治有深厚的传统,于是形成民众普遍的法治观念和契约意识。”影响西方社会“民众普遍的法治观念和契约意识”传统形成的是 A.希腊民主政治和基督教的精神信仰 B.罗马法和中世纪形成的领主政治 C.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基督教的精神信仰 D.希腊民主政治和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