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法》上说:“国家虽然大,好战必然灭亡,天下即使安定,忘记战争必然危险。” 《易经》 说:“君子要去掉武器,但是不能忘记防备。”军事不可以随意,随意就没有威严;武器不能废弃,废弃就导致敌人来。以前 吴王夫差 好战灭亡,徐国的偃王没有重视军事也灭亡了。因此英明的大王治理国家,不随意动兵,不放弃武备。《...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这句话出自穰苴的《司马法》,意思是国家虽然强大,但是喜欢无端挑起战争,那么国家必然灭亡;天下即使和平安定,如果忘记战争的准备,必然会出现危机。 该书总结了中国历史上无数战争的经验教训,认为自恃国力强大而频频发动战争,终究会自食苦果,而苟且偷安、懈怠战备同样会导致丧...
国虽大,好战必亡 ——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2014年3月28日,柏林)典出:《司马法》原文: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释义:国家即便再强大,如果喜欢战争也必然会灭亡。“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一句,辩证地分析了战争与国家兴衰的关系:好战的国家必然灭亡,而...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最佳答案 ·国虽大,好战必亡:一个国家 无论再怎么强大,如果不断的进行战争 也会灭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天下虽然安定了 但要居安思危,不然 安逸享乐 就会出现危机·出处:《司马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夫兵不可玩,玩则无威;兵不可废,废则召寇。昔吴王夫差好战而亡,徐偃王无武亦灭。故明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亡战必危。”这句话的准确翻译是:“国家虽大,喜好战争必定灭亡;天下虽然太平,忘掉战争必定危险。”这句话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表述,传达了对于国家治理和军事战略的独到见解。它警示人们,无论国家大小,过度崇尚武力、频繁发动战争...
《司马法》中说:“国家虽大,喜好战争必定灭亡;天下虽然安宁,忘记备战必定危险。”《周易》中说:“君子修整兵器,以防不测。”军队不可轻视,轻视就会失去威力;军队不可废弃,废弃就会招致敌寇。以前吴王夫差喜好战争而灭亡,徐国的偃王不重视军事也灭亡了。所以明君执掌国政,上不轻视军队,下不废弃军队。《周易》中...
(1)“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体现的是保卫安全的思想;““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体现了爱好和平,与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思想观念;“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体现了包容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2)这些思想启示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与其他国家和平相处,互相包容,尊重...
《司马法》①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易》曰②:“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夫兵不可玩,玩则无威;兵不可废,废则召寇。昔吴王夫差好战而亡,徐偃王③无武亦灭。故明王之制国也,上不玩兵,下不废武。《易》曰:“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①《司马法》:古代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