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用安 先名安用,本名咬儿,淄州人。红袄贼杨安儿、李全余党也。尝归顺大元,为都元帅,行山东路尚书省事。天兴元年六月,徐州埽兵总领王祐、义胜军都统封仙、总领张兴等夜烧草场作乱,逐元帅徒单益都。安用率兵入徐,执张兴与其党十余人斩之。以封仙为元帅兼节度使,主徐州。宿州镇防军千户高腊哥与东面总帅...
但国用安与另一个金将武道士武仙都认为蔡州那里地处河南大平原,无险可守,蒙古大军从汴京南下,很快就到达蔡州。武仙力主金哀帝去汉中,而国用安主张到山东,并且山东与南宋接壤,国用安是山东红袄军出身,曾经归宋一段时间,自己是汉人,与南宋有感情,这段也暗中与南宋有些接触,可以金宋联盟共抗蒙古。国用安上书...
历史知识> 国用安 金淄州(今山东淄博南淄川镇)人,先名安用,本名咬儿。随李全参加红袄军。后降宋。宋宝庆四年(1228)李全死,奉杨妙真为主,降蒙古,称都元帅,行山东路尚书省事。金天兴元年(1232),杀蒙古帅阿术鲁部将张进及杨妙真部海州元帅田福,降金。任平章政事兼都元帅,京东山东等路行尚书省事,特封兖...
历史人物> 国用安 【生卒】:?——1234 先名安用,本名咬儿,淄州(今山东淄博南)人。初为红袄军,后投降元朝,授都元帅、行山东路尚书省事。天兴元年(1232),王祐起兵逐元帅徒单益都,据徐州。用安杀王祐,占有徐、宿、邳三州。后为元兵所逼,托众僧奴降金,授平章政事兼都元帅、京东、山东等路行尚书省事,封...
(1)金朝君臣以为他们是从天而降的,___赏赐___,凡是国用安___,全都按照他的请求.关键词“曲”“劳来”“欲”的翻译每点1分,句子大意2分。(2)略【参考译文】张子良,字汉臣,是涿州范阳县人.金朝末年四方战事兴起,各地纷纷招募军队自卫.张子良率领一千多人进入燕州、蓟州之间,当时农耕已经无法推行,于是聚集...
刻文中记载了金朝的兖王国用安率兵占领东海县后,与萧姓的郡王、刘姓的国公一起登山游玩的事情。仅仅一段刻文是不能让大家了解这段往事的,石刻的背后还有哪些故事呢?在金朝与南宋对立的百余年中,海州一直是双方冲突的前沿,几易其手,战斗持久剧烈。金朝在此集中了庞大的军队,此时海州屯集重军的另一个原因,就是...
红袄军将领中,国用安被称之谓乱世枭雄,在金廷临近灭亡之时,被金廷封为兖王,可以说地位显赫。 国用安,山东淄州(今山淄博人),原名安用,小名咬儿,据《金史》记载“形状短小无须”,自小无赖,“喜与轻薄子游,日击鞠衢市间,顾眄自矜,无将帅大体”。
金史列传中的兖王国用安出身红袄军,为何时而降宋,时而降蒙古? 作者:陈二虎 一、骁勇善战胜金兵 金末山东红袄军,可以说影响了中国历史的格局,声势浩大,红袄军将领,或出于不同的目的,或出于形势所迫,游走在蒙古,南宋与金廷之间,参与了当时许多历史重大事件,并且这些红袄军将领,大多以悲剧收场,细思其原...
李全反宋被杀后,国用安随杨妙真渡淮河返回山东归附蒙古,逐渐得到蒙古的重用。 蒙金三峰山之战后,蒙古大军攻打金首都汴京,国用安已经是都元帅、行山东尚书省事,随蒙古大军围攻汴京,这期间国用安暗中派人与城中的金军联系,希望率领手下汉军倒戈,里应外合,一举歼灭蒙古兵马,但金廷根本不相信这个出身于红袄军的乱世枭...
国用安先名安用,本名咬儿。淄州人。随李全参加红袄军。后降宋。宋绍定元年(1228)李全死,奉李全妻杨妙真为主,同降蒙古,称都元帅,行山东路尚书省事。金天兴元年(1232),杀蒙古帅阿术鲁部将张进及杨妙真部海州元帅田福,降金。任金平章政事兼都元帅,京东、山东等路行尚书省事,特封兖王。赐姓完颜,改名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