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蒙尘则是指文明或文化在遭受破坏或衰败后所呈现出的黯淡状态。在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民族蒙耻的背景下,文明也往往难以幸免。它可能因战争而遭受破坏,因政治压迫而失去活力,甚至因经济衰退而陷入衰败。然而,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人民也会努力保护和传承文化,使文...
近代以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如何赶上时代、加快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对这一“中国之问”,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求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在开启现代化建设的长征路上,我们党一开始就保持着清醒头脑,强调从中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现代化道...
【题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说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是() A.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B.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用了“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三个词来形容。国家蒙辱。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历届政府共签订745个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外国列强则在中国享有建立“租界”、驻扎军队、内河航行、领事裁判、海关管理等种种特...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时事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故本题答案为C。©...
国家蒙辱人民蒙难社会蒙羞文明蒙尘 “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是用来形容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时的社会状况的。 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这跟以往表达近代史国难没有本质上的不同,但形式上更发人深省、震撼人心、振聋发聩。
近代中国,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屈辱的岁月,艰辛的探索,反复证实了一个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这是因为( ) ①帝国主...
这段话出自2021年10月9日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讲话。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110年...
【试题参考答案】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组卷题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