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结果显示,国家级城市群建设政策对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具有促进作用,且该政策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和推广效应;绿色创新、经济集聚和交通基础设施是国家级城市群建设政策促进城市减污降碳协同的重要机制;在东部地区、多中心城市群、环...
[关键词]国家级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中心城市;城市群规模;双重差分方法 一、引言 我国的“十四五”规划提出:“建立健全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机制和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协调布局、产业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享、生态共建环...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城市群发展,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级城市群。城市群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能够有效整合区域资源,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城市群的兴起,意味着人口和经济要素的高度集聚,这为药品零售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规模和消费潜力。城市群的出现将催生新...
城市群依托发达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完成要素由周边城市流向核心城市的回流效应以及核心城市流向周边城市的涓滴效应,实现要素在城市群内部的高效流动。从成熟经济体的发展经验来看,城市群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贡献巨大。在全球化条件下,社会要素集聚速度加快,全球各大经济体都在着力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如美国东北部大西洋(...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围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要加快将关中平原打造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这是继《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之后,对本区域发展提出的更高目标。作为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日前国务院批复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聚焦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这是新时代国家对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的全新定位。意味着未来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发展要着眼于世界的高度,引领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全方位开放的大局。关中平原城市群作为我国中西部重要...
中国十个国家级城市群 正式批准全面建设中 截止2018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十个国家级城市群,按照批准时间为序,分别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哈长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
本文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等方法实证研究了国家级城市群建设对绿色创新的影响。边际贡献在于:评估国家级城市群建设对绿色创新影响的短期效果;考察国家级城市群建设对绿色生产率与绿色专利影响的异同;基于要素流动性与政策严格度等中介机制,剖析国家级城市群建设对绿色创新的作用途径。 1文献综述 效率驱动,是...
国务院4月15日正式批复原则同意《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成渝城市群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城市群,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批复要求,四川省和重庆市政府要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各项任务措施,形成工作合力。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成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长株潭、中原、关中-天水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这一规划的重大进程出现在2016年8月。当时,国家林业局将珠三角地区确定为首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建设示范区”。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广东通过构筑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屏障、建设互...